本报讯 (驻陕西记者秦毅 通讯员张秦安)5月23日至27日,“丝绸之路西北地区珍贵典籍展”在陕西省图书馆首展。展览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文化厅主办,五省区图书馆承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展览指导单位。
此次展览共分三部分:一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二是以丝绸之路为契机,汇聚展出西北五省区珍贵古籍;三是设立了古籍修复保护演示区,让古籍修复保护工作人员与参观者互动交流。
展览展出从两晋至清代的古籍,时间跨度长,版本价值高。展出的181部珍贵古籍中,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100余部。最早的是甘肃省的东晋写本《金光明经》,还有唐代佛经写本、宋元刻本、明清珍稀本等。除大量汉文古籍外,还有西夏文古籍、维吾尔文古籍、藏文古籍,充分反映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