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来源: 中国文化报

8月5日,岳阳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荣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新启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岳阳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化创建工作认识,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以文化建设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要把握创建工作重点,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注重文化惠民,真正把创建过程变成改善民生的过程,让群众都能公平享受到创建带来的文化福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础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岳阳市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购买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

在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中,岳阳市坚持文化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开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投资3.8亿元新建的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已成为岳阳的城市新地标,总投资30多亿元的岳阳市图书馆新馆、巴陵戏剧院、书画院等城区十大文化建设工程也相继启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影剧院与岳阳楼新景区、沿湖风光带、南湖文化走廊以及遍布城区的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共同组成了城区“10分钟文化圈”。

在基层,县级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及18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70个农家书屋和263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阵地。岳阳市还下大气力在广大农村建起了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基本建成了“农村10里文化圈”,为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岳阳市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我们专门为剧作、导演、音乐等行业的高端急需人才制定特殊政策,建立绿色通道,还建立了专业文化人才储备库,并通过设立特殊岗位津贴、组织专业考试等形式完善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形成人才洼地效应。”岳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文表示。

除了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岳阳市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已超过2000人,还在市区的11个社区建立了“基层社区文化辅导培训基地”,并通过“市民文艺大课堂”和“百姓健康舞”免费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培训。

通过专业文化人才和文化志愿者的帮扶引导以及基层文化培训的广泛开展,岳阳市民间文艺团体迅速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业余艺术团、京剧票友会、腰鼓秧歌队、管弦乐队、时装模特队、中老年合唱团等2000多个,全市农村成规模建制的民间职业剧团达到100多个。这些文艺团体来源于群众,扎根在基层,常年丰富着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岳阳市副市长李为表示:“我们正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等措施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党校团校、网培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大文化人才培训力度,提升文化人才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积极培育文化领军人才,使之成为健康文化的引领者、公共文化的带头人。”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日益壮大的群众文化队伍活跃在岳阳市城区的各大广场、集镇街道以及农村的晒谷场、农家小院,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道流动的文化景观。通过不断的打磨,逐渐形成了“广场文化活动”“岳州大舞台”“巴陵大戏台”“外来务工者之歌”“社区万家乐”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此外,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主导下,岳阳市还重点打造了“送文化下乡”“高雅艺术惠民演出”“一元周末剧场”和“岳州讲坛”等一系列公益文化品牌。2013年,岳阳市以“幸福岳阳”为主题开展“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活动121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7916场,城市广场公益电影放映2415场,“一元周末剧场”演艺惠民活动225场。

盛荣华表示,创建示范区只有打造特色、培育品牌,才能提升内涵、升华品质,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把现有特色文化品牌包装好、演绎好,打响岳阳文化强市区域大品牌,坚持办好端午龙舟文化节、东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君山岛爱情文化节、野生荷花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做强做响“楼岛湖”和“花鸟舟情”文化旅游品牌,继续完善巴陵大戏台、岳州大舞台、社区万家乐等群众文化品牌,做大做优“欢乐潇湘·幸福岳阳”“一元周末剧场”“高雅艺术演出”等文化汇演品牌,以多点支撑、互为补充的文化品牌体系引领示范区创建上档次、出精品、有特色。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盛荣华在会上指出,要大力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努力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积极拓宽文化服务领域,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不断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使岳阳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在举办“高雅艺术惠民演出”活动的过程中,岳阳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实行“文企联姻”,资金由政府解决一部分,企业赞助一部分,市场营销一部分,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使高雅艺术惠民演出常态化。文化部门又认真进行了市场需求分析,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举办不同类型的高雅艺术演出,增强了演出的吸引力。

2013年岳阳市还创新地启动了“幸福岳阳·一元周末剧场”演艺惠民活动,在市区每个周末演出1场,县市区每个月利用周末演出2场,群众每次仅需花费1元钱,就能欣赏一场高水准的文艺演出,享受公共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