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大赛事为市民搭建展示平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截至9月,上海市民文化节写作大赛“In上海——倾听你的上海故事”主题赛事及“书本里的童梦——我与小伙伴的奇幻之旅”“@姆妈的模样”两大专题赛事已决出结果。目前,收官赛事——“写给20年后的自己”电子明信片创作活动正以现场和网络参赛并举的方式火热进行。据了解,历时9个月的大赛今秋落幕后,将以优秀作品朗读会等方式集中展示大赛硕果。

7月的一个上午,普陀区图书馆市民写作大赛办公室接待了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只见老人从衣兜里取出叠得整整齐齐的稿纸,上面是用钢笔端正誊写的字迹。稿件的反面,老人严谨、细心地把本页有多少字符,其中空格占多少,标点符号占几格一一标注。这位老人是我国老一辈的船舶制造工程师,鼓励市民表达和记录城市记忆的“In上海——倾听你的上海故事”激起了他的热情。“我退休在家,非常爱写作,一直希望有一个平台能把自己在上海的故事写出来。”老人备感欣慰地说。

上海市民文化节写作大赛“一大主题赛事、三项专题赛事”——“四手联弹”式的征文方式,将各种特点的人群都考虑在内。随着赛事的展开,其对广泛人群的吸引得到印证。

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主打“听、说、读、写”。作为市民文化节“写”的承办主体,担当重任的普陀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和统一部署下,专门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写作大赛组委会”,统筹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少儿出版社、上海红领巾读书指导委员会、创世中文网等单位的专业资源及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倡导“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的理念。征文方案数易其稿,最终形成针对各类群体的四大赛事及配套活动,200多份宣传海报被送到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学校,传统纸质媒体配合刊登大赛征文启事,大量市民迅速对赛事有了了解。“我在社区中心看到海报,立马回家告诉小孙子,鼓励他积极参赛。”一位姓经的老先生在南京西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告诉记者。

“@姆妈的模样”是一个只需短短300字即可投稿参赛的微写作比赛。8月的一天,一群暑期中的小朋友在区图书馆儿童阅览室看到“@姆妈的模样——微写作比赛”投稿信箱后,立刻从管理员老师处要来纸笔,在阅览室里写了起来。半小时后,他们将写好的作品投进信箱,有位小朋友还特意向管理员询问了投稿的电子信箱,他说:“我妈妈也喜欢写作,回家后让她也参加。”

“书本里的童梦——我与小伙伴的奇幻之旅”则围绕10部由上海本土作家创作或由上海作家翻译的、深受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形象作为创作原型,让孩子们大胆地想象和创作。整个大赛收到了来自全市14个区县、190多所学校和社区文化中心的2万多篇稿件,最终由文学作家组成的评委团评选出30位“写作小达人”。

与此同时,紧密配合4项赛事主题的辅助活动丰富多彩。城市文化与文化的城市2014年“城市文学讲坛”系列活动邀请资深媒体人和知名文学刊物主编畅谈文学作品中的上海形象,上海市作协及沪上知名儿童读物出版社为青少年举办了“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父母学堂”系列讲座与“名家陪你读——少儿亲子文学讲坛”“儿童文学进校园”等系列讲座。申城浓郁的读写氛围,为市民奏响了绵长的文化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