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 民生当先

来源: 中安在线

公共交通落后,非法营运三轮车肆虐,工业品批发市场拥挤混乱,农村垃圾满天飞……这些景象,已沉淀在亳州人的记忆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亳州市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彻底解决了多年阻碍城乡发展的顽疾,并提出“城市在田园之上,田园在城市之中”的理念,突出做好“清水、绿树、文化”三篇大文章,着力建设活力亳州、美丽亳州、幸福亳州。

关键词:整顿完善公共交通。亳州市整合二十余个部门,成立三轮车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这些部门各自根据自身的职能,出台相关文件,细化整治的各个环节,既在行动上打出“组合拳”,又为大的整治行动提供一整套政策依据和后勤保障。

除对三轮车评估收购外,亳州市还制定了不同时间段主动上缴的奖惩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办理低保等社会保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车主提供技能培训,并介绍工作岗位。 “我们本着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尽量细致地工作,照顾弱势群体利益,力求妥善根除城市顽疾。 ”亳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亳州市已取缔非法营运三轮车5646辆,并且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不反弹。同时,市财政出资7000万元,成立国有独资的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公交线路由之前的7条增加到19条,拥有公交车280辆,其中新购油电混动公交车150辆,并将线路向农村延伸,带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工业品批发市场搬迁。这个市场被群众称为“大行”,位于亳

州市闹市区,由于时间久、设施旧、布局不合理,大行多次发生火灾,加上卫生脏乱差,经营模式落后,群众对其搬迁升级改造的呼声强烈。

谯城区成立了搬迁回迁指挥部,设立四个搬迁工作组,从2014年春节以来,多次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最终达成了党委政府和商户都满意的搬迁协议。新市场位于城区西部,充分考虑商铺面积的大小和价格,原有亳州“大行”806户商户,以优惠价格优先购买新市场商铺,与市区其他商铺价格相比极具吸引力;此外,在过渡期间第一年免租金,回迁后商户如果选择租赁商铺,前三年的租金将按照亳州原 “大行”租金标准收取,与新市场附近商铺的租金相比较低,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的管理思维。

谯城区践行群众路线,解决群众诉求,并且借助“大行”搬迁的契机,实现了群众“财富”滚动,带动了城区西部工业园区商业圈发展。

关键词:农村清洁工程。亳州市

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脏乱问题,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重点之一,创新建立了“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配备垃圾桶8.3万个,保洁员1.67万人,设立2.5万个垃圾收集点。

截至目前,市、县区财政已投入资金4亿元,全市集中清理垃圾30万吨,清理河道3587公里,美化绿化面积达到了256万平方米。清洁的农村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使他们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关键词:结对帮扶活动。亳州市

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联系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八千干部结对帮扶万户困难群众”、“千名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结对帮扶农村敬老院献爱心、结对帮扶艾滋病患者家庭等活动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共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85万个,送去慰问品、慰问金1035万余元,办实事2.13万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40余件,争取各类贷款2.3亿元,向148个农村敬老院发放慰问金60万元,为艾滋病家庭送去救助金近40万元。送戏敬老院,情暖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