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素有城市文化客厅之称。也常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那么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将是最好的选择。但也许正是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普通市民将博物馆看得格外凝重和悠远,少了些亲近之意。
2011年7月,继免费开放7年后,嘉兴博物馆推出“零距离赏宝”活动,邀请市民近距离观赏馆藏珍品。这座公益性文化场馆也由此从“敞开门”向“请进来”迈进。3年多来,嘉兴博物馆接连推出多达数百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来数万市民积极参与,曾经的冷清高雅之地逐渐转变为如今的热闹温馨之所。而它背后所折射的正是嘉兴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嘉兴稳步向前。
亲子互动活动让冷清之地“热”起来
11月2日是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天气有些冷,家住市区大华城市花园的冯女士为6岁女儿添上一件外套后,骑上车带着她来到嘉兴博物馆。在这里,她将和女儿在互动活动中度过一上午的时间。
“今天是带女儿来参加‘多姿多彩、我形我塑’软陶手工制作活动。”拿出手机、翻出短信,向工作人员展示“文化有约”预约密码后,冯女士和女儿一同接过参与活动所需的瓷砖、软陶、制作教程等材料。来到指定区域,母女俩随意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并一一清点材料。随即,冯女士翻开教程向女儿讲解起制作方法。“我想做一片花园,花园里有花、有树,地上是绿绿的草坪,天上是白白的云朵,还要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明白方法后,兴奋的小女孩立马提出了想要制作的内容。待看到母亲鼓励的目光,小女孩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
热闹、温馨,这是当天与冯女士一样带着孩子参加软陶手工制作活动的家长们的共同感想。市民李先生带着5岁的儿子制作了一幅小火车的软陶画。在等待工作人员烧制的时间里,父子俩一同参观了馆里正在举办的珊瑚文化特展。看着儿子在展品间穿梭观看的身影,这位80后父亲满脸笑意。“因为平常工作忙,所以每到周末我总是尽可能抽出时间带孩子出来玩,自从知道博物馆开设了体验区并开展各种活动后,这里就成为我和儿子常来的地方。”李先生表示。半年来,父子俩已成为博物馆的常客,几乎每周都要来上一次。节假日活动多时,更是三天两头都过来。
做彩陶的、玩沙子的、模拟考古的……周末的博物馆体验区里,同时开展的多个活动各有各的精彩。各个活动场所活跃着的是不同年龄段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热闹而不喧嚣,温馨而又舒适,是这一刻最生动的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