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像做梦一样。”演员徐青激动地说。10月27日,北京国家大剧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演员,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文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当日,“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北京行暨闭幕演出在这里举行,本次活动由文化部主办,北京市文化局、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承办。
既高雅又接地气
走进国家大剧院,墙上贴满了近期的演出公告: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雷纳·霍内克的独奏音乐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话剧《意外来客》、“醇享俄罗斯”尤里·泰米卡诺夫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音乐会等,不禁让人感叹这里的确是欣赏高雅艺术的殿堂。而此次“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北京行暨闭幕演出的举办,让国家大剧院有了另一种风情,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此次参演的14个节目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囊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对中国梦的多元阐释。”此次巡演导演张巍说,这些节目全部来自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讲述的是百姓身边的故事,小作品也有大情怀,“既高雅又接地气。”
曲艺作品《岩生哥的婚事》通过对土家族后生岩生哥婚事纠葛的描述,歌颂了岩生哥提倡勤俭节约、婚事新办、孝敬老人、乐于公益的优良品质,充分展示了土家山寨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土家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该作品的演员之一田隆信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人,已有74岁高龄。他说,打溜子好比土家族的交响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颇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再如舞蹈作品《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取材于山西潞城农家妇女赵海英创办幸福院照顾孤寡老人的真实故事,演员们传神的表演传播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正能量;小品《回家过年》及男声小合唱《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则是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外来务工者对城市的奉献和对家的思念,其中“远望千家万户团聚的灯火,想起了离家的时候村口那牵挂的目光”更是让许多观众为之动容……这些格调高雅的作品,都是源于你我身边的一个小细节或小片段,辅以恰当的艺术形式,以及多次的打磨,成了今天的精品。
一路走来很艰辛
此次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的闭幕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演员们既激动又紧张。《赶秋》的主演涂琳莉说:“国家大剧院是艺术的圣殿,都没敢做过在这儿演出的梦,美梦成真的感觉很惊喜。”连舞蹈《我最棒》的5岁小演员们都说,“这里的舞台比我们家的好,因为在天安门旁边。”
在感慨的同时,许多演员也回想起这一路的艰辛。《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的演员徐青说:“从最初,我们的编导从广场上找到我去潞城市文化馆参加排练,到走上山西省的舞台、十艺节的舞台,再到今天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我付出了许多汗水,也克服了许多困难。”徐青从最初几个月与赵海英幸福院的老人们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到修改、打磨、一遍遍加班加点地排练,到参加各地巡演接受群众的检验,最终才有了今天的艺术水准。该作品的编导、潞城市文化馆馆长曹光涛表示,排练演出都很辛苦,但群众的喜爱是演员们坚持下来的动力。“在四川巡演时,一位观众大妈请我将一把折扇转赠给海英,以表达她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