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飘逸的舞姿,展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独特风采。11月27日至29日,“相约郴州”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在郴州市举行,来自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和永嘉昆剧团7家全国各地昆剧院团的近百名优秀青年演员会聚郴州,在湖南省昆剧团新落成的“湘昆苑”古典剧场同台献艺。
展演活动期间,记者深刻感受到了昆曲这项古老艺术在郴州这座小城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七大昆曲院团同台献演
昆曲艺术起源于元代末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因其哺育滋养了中国众多地方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此次“相约郴州”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活动是继2010年“相约郴州”中国经典昆曲展演和2012年“相约郴州”海峡两岸昆曲交流展演后,郴州市举办的又一次全国性昆曲交流展演,每届展演活动都突出不同的主题。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表示,本次展演旨在搭建优秀昆曲青年演员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1月27日晚,在简短的开幕仪式后,由湖南省昆剧团排演的天香版《牡丹亭》打响了本次展演的“头炮”。11月28日晚和29日晚又分别进行了2场昆曲折子戏专场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九莲灯·火判》、永嘉昆剧团的《蝴蝶梦·说亲》、北方昆曲剧院的《义侠记·戏叔》、浙江昆剧团的《疗妒羹·题曲》、苏州昆剧院的《孽海记·双下山》、上海昆剧团的《玉簪记·偷诗》以及湖南省昆剧团演出的《水浒记·活捉》和《八义记·闹朝扑犬》8出昆曲折子戏为戏迷们奉献了高水平、高品位的昆曲盛宴。展演活动期间,还在郴州安陵书院召开了昆曲专家研讨会。
今年80岁的余懋盛退休前任湖南省昆剧团书记、编剧。他表示:“在目前全国昆剧一盘棋的环境下,既要传承好昆曲艺术,又要保证各地的昆剧团各有特色,避免同质化,举办这样全国性的交流展演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