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486个村建农家书屋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河北省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7日透露,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全市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全部配备了图书、电脑及篮球架、健身路径、投影仪等设备。

“逢年过节或是劳作之余,到文化站打打球下下棋,不仅丰富群众娱乐生活,还有益身心健康。”据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立亚介绍,自2007年以来,该市25个乡镇办开工建设了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先后争取上级资金300多万元人民币,配备了图书、电脑及篮球架、健身路径、投影仪等设备。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占地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并建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及文化健身广场等。

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近年来,定州市不断改善基层文体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市486个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并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发图书1599册,报刊2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100余张,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此外,该市还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已为全市211个村发放了体育健身器材,为433个村配备了投影仪、音响、幕布等文化设施。同时,还深入486个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5832场,观看群众达872500人,并以“彩色周末”、“文艺活动下乡”等多种形式,组织举办文化演出活动达百余场。

非遗文化传承有序

2010年以来,定州市通过电视台、报社及发放非遗相关资料等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非遗保护知识和普查非遗的重要意义。每年国家文化遗产日,还会制作50余块展板,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宣传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观人员达15000人次。

同时,为了传承保护定州秧歌戏和子位吹歌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政策,该市还制定实施了《关于保护和传承定州秧歌和子位吹歌的实施方案》、《关于培养定州秧歌戏和子位吹歌学员的实施办法》,建立了“中国吹歌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秧歌文化研究中心”。

为培养更多子位吹歌传承人,2009年,定州市成立了子位民间吹歌艺术学校,招收子位籍学员200余名,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制度。2011年9月,该校师生在中国首届吹歌节中获最佳表演奖和最佳传承奖。2012年,该校师生还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2春节大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