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结红 普家清
近年来,楚雄州图书馆始终坚持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力求依托自身优势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效益。伴随楚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步伐,楚雄州图书馆通过打造特色化、公益化、多元化服务,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打造全国首个彝族文献图书馆
成立于1962年的楚雄州图书馆,走过52个年头,如今已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楚雄州图书馆共藏书40万余册,年流通人次达24万,年书刊文献外借册次69万册。楚雄州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州图书馆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全局,结合自身的地位及实际情况确立符合自身水平、操作性强的彝族文献建设目标,2006年随着彝族文献馆藏数量不断增加,把“彝族文献查阅室”申报命名为“中国·楚雄彝族文献资料信息查阅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彝族文献信息中心。2012年,正式成立中国彝族文献图书馆。
8年来,楚雄州图书馆派专员以订购、电话、网络联系、上门走访等方式,到90个彝族地区、县(市),325家单位征集彝族文献。通过数年努力,“中国·楚雄彝族文献资料查阅中心”已收集到彝族文献7667种21204册,其中彝文古籍手抄本1032册。2012年征集到彝文古籍83卷,填补了楚雄州图书馆馆藏古籍的空白。2013年年底,中国彝族文献图书馆已经拥有彝族文献资源8000余种2.3万余册,其中征集彝文古籍100余卷,复制、手抄彝文古籍1500余册。彝族文献建设也成为楚雄州图书馆的一个亮点、一个精品、一个服务品牌。“中国楚雄彝族文献资料信息查阅中心”项目,2012年获得“云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创新奖”。中国彝族文献图书馆2014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古籍保护先进单位”。
“无障碍、零门槛”免费开放
公共图书馆作为向老百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楚雄州图书馆始终坚持将公益化服务落到实处,2011年3月23日起就实行全免费开放服务。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楚雄州图书馆将“无障碍、零门槛”全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优化,更加体现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服务。
“无障碍 、零门槛”全免费开放,既延长了服务时间(365天每天早8∶30至晚8∶30天天开放12个小时),又拓展了服务空间,广大读者能自由地出入图书馆的每个角落。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利,让更多的群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这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楚雄州图书馆年流通人次达24万,年书刊文献外借69万册。每天馆内外借阅人次近千人,比创建前增加28%。成为云南省内图书馆免费开放早、开放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图书馆之一,“一站式”图书借阅超市服务管理模式,赢得了诸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