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化惠民年广元利州开启“荣山模式”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荣山镇是广元市城东的“后花园”,是利州区享誉神州的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四川省卫生镇,是煤炭之镇、石材之镇和刺绣之镇。总人口34688人,幅员面积247平方公里。近年来,荣山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兴镇、文旅活镇、统筹发展”的思路,在谱写中国梦的“荣山篇章”中,以实施文化惠民年活动为抓手,举办了一系列惠民富民的活动,演出了一幕幕乐民利民的大戏,特别是于2014年10月25日启动的“拜水鱼洞河、赏叶太平山”主题文化惠民活动周,其参与人数、活动规模、活动声势、活动效果、活动影响等,创建镇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堪称利州区文化旅游盛典,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幸福指数”,深化了“群教”成果,赢得了群众口碑。

一、领导与专家融合,统筹惠民决策

2014年,利州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实施文化惠民年的科学决策。如何实施好文化惠民年,打造“一镇一品、一乡一节”的文化品牌,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社会得和谐,成为摆在各乡、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课题。对此,荣山镇党委、政府召开党委会,认真分析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充分研判本地特色文化品牌,作出了以举办“拜水鱼洞河、赏叶太平山”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决策。为了演绎好这个主题,使之形神兼备、内涵丰富,镇党委、政府借智借力,邀请广元市内知名高校学者专家从学术层面,到荣山镇实地调研采风,突出本地文化主脉,对活动方案进行策划,科学制定出了“五个鱼洞河”(拜水鱼洞河、风情鱼洞河、印象鱼洞河、锦绣鱼洞河、露营鱼洞河)的主题文化方案,之后镇党委、政府召集广元市内文化名人、学者和文艺团体负责人等,陆续召开方案论证会和公开招标会,进一步会诊完善思路、最终敲定方案。这个方案,体现了党政领导和学术专家的智慧融合,文化品牌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相互融合,理论水准和实践操作的高度融合。后来的活动成效,也证明了主题的针对性、方案的可行性、决策的科学性和群众的认可度。

二、政府与社会融合,搭建惠民平台

做大做强文化惠民年活动,政府主要起牵头和引领、指导作用,真正搭建平台和操作实施,还主要靠社会力量。对此,镇党委、政府在本次活动中,广泛发动辖区内社会力量参与活动中来,为我所用。一是动员辖区内多家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文化营销展示,实现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既弥补了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为辖区企业提高了宣传展示的平台。二是动员辖区内各协会参与到活动中来。本次活动前期,镇党委、政府搭建保障平台,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和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热情邀请了市、区两级的文联、作协、摄协、书美协、互联网协会和利州区文化中心、蜀道户外俱乐部等200多名会员、驴友多次前往采风创作,先后共创作出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件,进行现场展出。三是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活动,积极组织当地农家土特产品参与展销活动,还新开“农家乐”5家,做好农家菜,厚待八方客。

三、专业与民间融合,烹制惠民盛宴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就是于10月25日全天在荣山镇太山村周家坝举行的大型实景文艺演出。当天,集镇万人空巷、现场人山人海,处处歌舞飞扬、一遍欢乐海洋,成为建镇以来荣山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之所以场面如此热闹、声势如此浩大,关键在于专业与民间融合,烹制了一场罕见的文化艺术“惠民盛宴”。一是通过公开竞标,广元最有实力的金话筒文化传媒公司中标,将一批在国内外、省内外有影响的现代文艺节目,如杂技“太极”、“广元么妹”小品、歌舞“女儿河”、原创“群教”歌曲“百姓在心间”等,搬到了现场,相当于举办了一次上档次的广元“春晚”。二是在专家的指导下,成功演绎了传统经典的拜水习俗(迎圣水、洒金水、抢银水、舞福水、护恩水),60多名艺人连续一个月精心排练的原创“拜水”节目,10名演员集体朗诵的抒情长诗“地球、生命与水”,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大呼过瘾。三是当天下午,当地原生态民间艺人表演的民间民俗文化节目“渔河八大碗”,如对山歌、扭秧歌、跑竹马、舞狮子、耍龙灯、吹琐呐等,将沿河流域的民俗风情文化,展现的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观众身临其境快乐无边。四是当晚100多名驴友们,通宵露营、烧烤野炊、锅边起舞、品赏红叶、触摸自然、返朴归真、净化心灵,在沿河流域找到了“醉美氧吧”的世外桃园、回到了“生态天堂”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