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文化馆越剧联谊会会长单丽华正组织团队进行紧张的排练。下月1日,她将率队赴苏州同里参加市文化馆“文化江海行”交流演出。
单丽华和双胞胎姐姐单丽萍,年轻时就是一对热爱文艺的姐妹花。二十多年前,两人加入越剧联谊会拜师学艺,后越剧联谊会因故停办。“得让爱越剧的人有个去处,也圆一圆我们年轻时候的梦。”2006年,姊妹俩重组越剧联谊会,每周两次在市文化馆开展免费培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培训班已从原来的1个班发展到现在的初级、提高两个班,每期招收六七十名学员,从这里走出了不少社区文艺骨干。教授学员之余,单丽华还带领学员们送戏下乡,参与市文化馆的品牌活动“文化江海行”。
市文化馆馆长曹锦扬介绍,2014年,市文化馆共开设6大类108个公益艺术培训班,培训课程围绕市民需求,增设了中青年声乐、舞蹈、摄影等项目,并突出文艺团队培训,全年共有3425名学员学成结业,“其中不少人像单丽华姐妹一样,从学员变成了文化志愿者。”
围绕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去年9月底至10月底,南通还创新性开展了首届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活动,南通博物苑、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南通艺术剧院等20家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在全市城乡集中推出了近90场歌舞、戏曲、书法、美术、图书、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惠民文化活动。
“首届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上,全市文艺界的各路人才集结,烹制了一道文化大餐,特别合我们老百姓的口味。”市公共文化服务市民评议员杜国元说。在那次展示月的开幕式上,一支30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市民评议员队伍建立。和杜国元一样,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都来自基层一线:“百姓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我们负责了解、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