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融入让顺德城市更显新魅力
3月20日,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由广东歌舞剧院打造的《沙湾往事》正在这里上演,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观众们静静地欣赏着一幅幅浓郁人文气息艺术画卷,演出结束,演员谢了三次幕,顺德的观众仍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
2014年12月14日,这里上演的是圣彼得堡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剧团的芭蕾舞《天鹅湖》,还出现数百元门票早早售罄、场场爆满的火爆场面。从过去文化演艺赠票都没人来看,到如今大型演出一票难求,这正是顺德文化升级最直接的写照。
城市升级文化先行,已成为顺德人的共识。如今的顺德文化正在用新文化生产方式引领转型升级,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塑造城市强文化,通过强文化来为升级城市、提升城市价值作贡献,走出了一条城市升级的“文化顺德之路”。
本月25日,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即将在顺德颁奖,钱理群、邵燕祥、贾平凹、王蒙、西川五位作家将最终角逐“年度杰出作家”……目前,这一国内最具含金量和坚持公正独立的文学大奖宣布永久落户顺德。
“种”文化塑造城市强文化
为何是顺德?事实上,顺德自古人杰地灵、文风蔚然,岭南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文脉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出过状元四名、进士数百人,顺德又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名伶辈出。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顺德以构建完善基础文体设施、构建基层文体发展长效机制为己任,从过去简单的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的基础文体设施,辅以各种送到村居民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顺德谋求城市升级的三年,也是市民从生活需求向精神需求发生剧烈转型的三年。市民、居民、村民都开始注重文化享受。在这当中,北滘文化中心极具代表性。一个小镇的文化中心,不仅可以欣赏到高雅的交响乐队演出,还可以鉴赏高水平的艺术展览,这里不设围墙,没有心理藩篱,活动都属于公益性质,市民不分身份地位都可以平等享受。
据统计,单单是运行第一年(2012年),北滘文化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00多场,是以往全年数量的4倍多,服务市民群众超过30万人次。
随着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仅是北滘,全体顺德人都开始渐渐地改变着自己的文化生活,顺德区文化部门也更加注重提升文化大餐的质量,交响乐、钢琴欣赏会、仲夏音乐节、真人图书馆……顺德正通过“种”文化塑造城市强文化。
新文化生产方式引领再转型
2014年9月20日,乐从国际会展中心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在顺德乐从家具十里长廊上举行,这是继罗浮宫总部大厦后,当地拥有第二个家具产业密切相关的国家4A级景区。
在顺德,文化已不仅仅是经济的附属,它衍生出的文化产业,不仅为顺德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更已经成为顺德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利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顺德通过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商业融合,成就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带动城市进一步升级。
乐从十里家具长廊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汇聚着全球最大最丰富的家具采购中心,汇聚着最大宗的国际家具贸易,乐从将文化注入到家具产业,从单纯卖家具到融入文化旅游元素,将家居与文化结合、商业与旅游结合,从而也提升顺德家具产业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如今随着乐从国际会展中心晋升4A级景区,乐从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以家具为载体,串联地方文化精髓、古美建筑、岭南水乡等特色为一体的双4A级特色旅游景区。
在中国最美乡村杏坛逢简水乡,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杏坛人正在将逢简打造成为岭南文化的展示区。而这实际上已成为很现实的需求。目前,浦项制铁等跨国企业纷纷进驻杏坛,他们进驻后对杏坛要求最多的是生活环境。“企业最看重的还是员工的生活环境,他们希望用好的生活环境留住员工。”杏坛镇委书记鲁国刚感叹地说,以前产业到哪里,城市就到哪里。现在的发展路径恰恰相反,城市建设好了,再来看产业如何发展,有怎样的环境就有怎样的产业。
就在顺德人大力推动文化引领产业转型之时,一个好消息传来:去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顺德颁发“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牌匾,顺德正式成为世界级美食之都。这不仅让顺德再添一块文化品牌,更为顺德文化带动产业转型增添了“新武器”。
“该品牌的获得将为顺德产业转型升级当中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再添杀手锏。”顺德区区长黄喜忠高兴地说,顺德将推动以美食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建设,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经济联动效益,把顺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美食基地”和以美食为特色的创意之城。
文化融入
让城市更显新魅力
纵深
如今,文化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已被顺德人提上工作日程。这种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人文环境的构建,更体现在利用文化的包装与升华来提升城市的品位与价值。
顺德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些文化遗存呈现出顺德城乡世俗图景,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地域品格,它们构成了顺德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顺德文化渊源的基因。这是顺德的历史塑造和长期积淀而成的。顺德正在利用这种特性,以文化培育城市发展,以文化构建和谐幸福社会。
“五月初三扒龙眼,五月初四扒大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顺德的大河小涌又将上演龙舟争霸的传奇。龙舟竞渡六百载,这里早在2005年就被授予“全国龙舟之乡”,如今正成为世界冠军龙舟之乡,龙舟是表达顺德人力争上游最直接、最传统的方式。
“从未见过一个地方对龙舟如此热爱,从全区、全镇到各村居,顺德各类大大小小的龙舟比赛频繁,群众基础非常深厚。”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邹积军曾这样评价顺德的龙舟活动。
“我们一方面要让群众感受到文化在身边,另一方面,精品文化也不可少。我们要用精品文化带动群众文化的发展。”顺德区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说,比如顺德的合唱团、小金凤艺术团等频频在国内外获得文化大奖,这样的精品文化回到顺德之后,通过在本地的演出,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促进顺德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为顺德城市升级奠定坚实的群众文化基础。
策划/统筹:王基国 刘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