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创新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模式农家书屋成为农民求知好去处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邓雅琴 王佳韵 秦新才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日前举行的长沙市第六届“三湘读书月”开幕式上,14家农家书屋喜获长沙市首批“示范性农家书屋”荣誉称号。目前,长沙市已建成农家书屋1364个,这些对村民免费开放的农家书屋,成为了当地村民求知的好去处。可阅读的书籍品种多了,大家的读书的热情也更高了。农民在创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理念更新,在致富的道路上,迫切需要科技支撑。以农民的诉求作为最根本的切入点,是农家书屋的致力方向。作为14家示范性农家书屋之一的宁乡县道林镇华鑫市村沈家巷图书室,如今在农业、科普方面的书刊就有近5000册,满足了附近道林、花明楼等四五个乡镇近千家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引导他们走上了一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村民肖光荣通过在图书室自学,系统掌握了更科学的种植知识,现已成了当地有名的苗木种植大户。如今村民们遇到了技术难题,第一时间便会来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模式,不断开展创新工作与特色服务。浏阳市荷花街道办事处杨家弄村的书屋很特别,书屋建在荷花街道村民邹建国家中,书屋中设施齐备,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音像室、学习室、健身娱乐室等。管理员邹建国热心公益,对书屋管理很认真负责,为村民服务更是细致周到,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书屋自开办以来组织了阅读演讲、假日孔孟课堂、读书心得交流会、知识讲座、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了方便群众,书屋还设立了流动阅读点,送书到村组屋场、学校工厂、田间地头。农家书屋并不是大型的图书馆,容量有限,长沙市雨花区雨花亭街道井塘社区筹委会采取预约读者“点书目,提需求”的办法,有针对性地扩充受读者欢迎的书目。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定期组织退伍军人、民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防教育知识讲座;组织安保人员进行职业技能、普法教育等方面培训。为了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他们将服务从阅读扩展到戏曲欣赏、优秀影视作品欣赏,把村民的文化消费预约和市、区、街的服务衔接起来,每季度都有一场保质保量的大戏和一部优秀电影作品来筹委会演出、放映,每次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在农家书屋,孩子们找到自己喜爱的书,找块空地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阅读,画面令人高兴。2014年是长沙市农家书屋由全面建设进入常态化管理的第二年,为进一步巩固农家书屋的建设成果,长沙市文广新局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民政厅统计的长沙市行政村数以及湖南省农家书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村建设数,最终核定长沙市2013年图书补充更新农家书屋计划数为1256家,而2012年底实际建成农家书屋1364家,长沙县41家、望城区13家、浏阳市35家、宁乡县19家建在农村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共108家农家书屋未纳入补充更新范围。为了平衡1364家农家书屋的发展,经与长沙市财政局协商,按中央、省政府标准(每家4200元)追加了45.36万元对这108家农家书屋进行同等补充更新。目前,108家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已全部配送到位。长沙市开展的“三湘读书月”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长沙”主题阅读的推广,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沙市文广新局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加强考评体系,完善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标准,实行动态管理、降级摘牌制度,健全全民阅读推广激励机制,鼓励争先创优,深入推进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