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供给应是“看菜下单”

来源: 中国文明网

4月2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2001年以来,中央投入40多亿元资助地方建设了1086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2.4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4月23日《人民日报》)

文化是有情怀的,但也是市场的,特别是公共文化,它应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文化资源下,配置出最有效的文化服务方式,即笔者所谓的“看菜下单”。

公共文化“看菜下单”,先要明确我们需要下“什么单”?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公共文化服务大环境状况,正如,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所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三个不适应”,它们分别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三个不适应”大概就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仔细分析来看,一个是国家发展规划,一个是经济发展状况,另一个就是精神文化需要,从上至下,从整体到局部的公共文化表现。这三块就是我们所要下单的依据。

公共文化“看菜下单”,其实是我们有“什么菜”?即我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这是下单的前提,你有什么菜,才能下什么单,但我国这种情况下,“菜”与“单”往往有着供需矛盾。我们需要“看菜下单”,这是逻辑顺序,但我们又要“看单下菜”,这是现实需求。“三个不适应”已经点出我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瓶颈,我国人口多、地域辽阔,公共文化所要顾及的面积太广,因此往往会力不从心,最主要还是因为菜品太单调,于是我们又牵涉出一个如何下单的问题。

公共文化“看菜下单”,我们要“怎么下?菜是现成的,但量是有限的,因此,这就要考验公共文化资源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在笔者看来,公共文化正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但这种景象在城市居多,而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有些偏远地区的水平还相当低。因此,公共文化“看菜下单”需要重点照顾农村等广大基层地区,其实这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公共文化下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的途径,但在细节问题上也应该遵循“看菜下单”的原则,把最适合的文化产品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达到文化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在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文化供求矛盾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至少可以缓解这种矛盾,让公共文化服务显得合情又合理。(特约评论员 何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