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免费文化大餐更合大众胃口

来源: 中国日报网

本报讯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徐州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一批公益性便民利民的文化设施,活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舞动乡村”、“城乡文化对对碰”、“汉风读书月”、“好人文化”、“汉风大讲堂”等品牌文化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4月23日,徐州市政协组织委员就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行视察。“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视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很有意义。”徐州市政协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海邦侠介绍说,“多年来,徐州市政协委员持续关注公共文化建设。据统计,仅本届徐州市政协以来,涉及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提案建议就有90余件。”市文广新局局长高成富表示,委员们的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充分采纳,转化成一系列切实管用的措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徐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视察中,委员们了解到,自2013年徐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来,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出现了质的飞跃,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文化中心158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市、县级支中心7个,文化共享工程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136个,行政村和社区基层服务点2580个。“动感彭城”广场文化活动自创办以来,演出600余场,受众达280余万人次。市政府每年拨付70万元购买“文化惠民券”,专门发放给社区居民、农民工、残疾人、驻当地部队和武警官兵等免费观看综艺演出活动。“新建的公益性便民利民的文化设施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批品牌文化活动活跃了城乡居民的文娱生活,也为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软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委员这样感叹。结合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委员们建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服务供给力度,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同时要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让国家的资金投入实实在在落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上,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参与视察的徐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新生指出:“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民众需求对接,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并向多样化文化需求和优质服务转变,努力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让免费文化大餐更合大众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