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结红《抗旱救灾》、《记忆·春耕》、《记忆·丰收忙》……这些画作出自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农民之手,再现了一幕幕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景。观“建设者之歌——农民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仿佛走进农家庄园,田园生活跃然纸上。农民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是云南省农民工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云南省文化厅从2011年起,每两年通过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农民工文化节,为务工人员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日前,随着“建设者之歌”——云南省第三届农民工文化节的启动,农民工才艺大赛、农民工子女艺术培训、农民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等九项系列活动轮番举行。文艺舞台上、建筑工地里、书画展厅中,都弥漫着文化的芬芳。小小的个子,抱着大大的手风琴,这个穿着朴素的小男孩,用欢快的音乐旋律打动了许多观众,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第一次走上农民工才艺大赛舞台的杨豪硕果下台后对妈妈说,自己有一点紧张,但妈妈依然微笑着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杨豪硕果的妈妈吴成敏说:“这个比赛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孩子主动找老师报的名,平时参加规格高一点的比赛,自己要出不少费用,对于我们这些农民工家庭来讲,不太容易。但孩子特别喜欢上台表演,这样的舞台真的太好了。”在农民工才艺大赛的舞台上,农民工自编自演的小品《永不放弃》真情动人,农民工子女表演的少儿舞蹈《书空·学而》欢快灵动。平日里,他们是家政公司的保洁员,是建筑工地的工人,是在家种地的农民。今天,他们用歌喉、用舞蹈展现自己的喜悦与热情,赞颂生活的美好与幸福。连日来,来自云南省各州、市和企业的29支参赛队伍180余名农民工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作为云南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农民工文化活动,农民工文化节力求最大化满足和丰富基层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做到全方位乐民惠民。农民工文化节不仅为农民工搭建舞台,更将舞台搭进了建筑工地,让更多的农民工共享节日的欢乐。4月17日,农民工文化节系列活动之“走进建筑工地专场文艺演出”在云南建工集团工地举办。专场文艺演出以杂技歌舞《闹春》拉开帷幕,来自云南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姑娘小伙们的精彩表演,使现场农民工兄弟姐妹眼前一亮。之后陆续上演的杂技《空竹》、花灯《探干妹》、滇剧《盛世和谐》等节目赢得阵阵掌声。由昆明呈贡龙城街道城内社区8位农民工演绎的现代舞《打工行》,触动了台下300多名工人。有人拿起手机录像,有人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水。这个由农民工演绎自己酸甜苦辣的舞蹈,表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己,有夫妻、父母、子女,他们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了农民工为生计背乡离井务工的艰辛。来自贵州兴义的李兰说,才来工地工作几个月,竟然碰到了这么好看的演出,实在是太高兴了。在工地上做木工活的小伙彭洪也说,工地上的生活很枯燥,也没有机会出去看演出,工作三四年了,第一次见到舞台搭到工地来,确实很激动。为了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本届文化节开设了农民工实用知识培训班。4月14日、20日,云南省图书馆免费为农民工举办两期农民工实用知识培训班。专家们向300名农民工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互联网基本应用、信息检索等知识。不仅农民工从文化节中受益,主办方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他们的下一代,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在前两届农民工文化节的基础上,本届文化节继续举办农民工子女免费艺术培训。云南省文化馆音舞部副主任刘荣斌介绍,目前,农民工子女免费艺术培训已有300人报名参加。每周末和寒暑假,云南省文化馆都会安排专业老师,免费对这些孩子进行声乐、舞蹈、美术、书法培训,提升他们的文艺素养。“农民工文化节是一项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权益。”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表示,云南今后将加快把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农民工文化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农民工提供经常性、实实在在的文化精神食粮。据了解,本届农民工文化节参加创作和演出的农民工超过500人次,观众达5万人次。4月26日,本届农民工文化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云南广播电视台举办,农民工们走上荧屏,展现他们的文化自信,传播他们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