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 阳 郭凯倩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相比女老板的身份,“文化先锋”的美誉似乎让庞声球更加声名远播、受人尊敬。2012年,庞声球为建设上泉村文化娱乐中心无偿捐款160多万元的事迹,至今仍为远近村镇的百姓所津津乐道。近十几年来,葵阳镇的文化建设无处不见她的身影,办舞蹈队、策划文化活动和比赛、建文化中心、管理村里的文化业务……在庞声球的记忆中,上泉村是一个文艺传统浓厚的村落,上世纪50年代,村里的青年便开始自筹经费搞文艺,老年人也十分关心村里的文化活动。近些年,随着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提升,文化队伍愈加庞大,各种健身队、舞蹈队日渐活跃,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缺乏活动场地的问题。在一次到外地考察的途中,庞声球发现一些社区有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能够给日常的文化娱乐提供固定充足的场所,于是她萌生了在自己村里建设文化娱乐中心的想法。在庞声球的带动下,上泉村村民开始募集资金,加上县政府“一事一议”的拨款,共筹集170多万元建起了上泉村文化娱乐中心。随着上泉村文化娱乐中心的落成,葵阳镇兴起了一阵修建文化中心的热潮。迄今为止,上泉所在行政村所辖的12个自然村已有9个建成或在建文化中心,其建设经费基本由村民自行募集,而且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愈加高涨。葵阳镇文化站站长彭丽鲜说,自从有了以庞声球为代表的经济能人带头捐款,葵阳镇的文化活动很少为经费发愁。“随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全面铺开,百姓对文化中心的渴望越来越高,并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不遗余力。”兴业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莫罕铎说,兴业县兴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经费中,群众捐资占到一半以上。刘桂贤居住的四层民居坐落在陆川县城中不起眼的街道里,如今一、二层楼被他布置成小型书画工作室和展览室,作为陆川县客家文化艺术书画院的“基地”。早年下海经商富裕后的刘桂贤不仅无偿贡献自家300多平方米的楼层作为客家文化艺术书画院的活动基地,还出资组建了客家歌舞团,吸纳社会上有艺术特长的闲散人员,不辞辛苦地联系演出,每年该团到各地演出不下200场。客家文化艺术书画院由一批退休的老文化人自发组建。今年以来,他们已经组织了两场书画摄影展,并与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合作,展开多次巡展,吸引观众近15万人次。刘桂贤说,书画院和歌舞团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陆川县文体广电局的“贴心关怀”。按照规定,民间组建文化艺术类团体,必须经过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的共同审批。为了培育“种子团队”,陆川县文体广电局适当简化了审批程序,同时积极联系民政部门,为其提供便利。对有潜力的文化活动,政府在积极支持的同时,还联络陆川世客城等一批优质企业,为其提供赞助。迄今,陆川县正式登记在册的文化协会有12个。从2004年起,玉东新区的茂林镇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就地城镇化为核心,鹿峰、鹿塘、鹿潘、沙井等10个行政村(社区),5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被规划成“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在这里协调发展。“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我们计划以‘五彩田园’为单位,组织策划如文艺汇演、摄影大赛、非遗展演等品牌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导和带动10个行政村(社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能把优秀文化遗产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福寿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让其成为‘五彩田园’文化旅游的亮点。”玉东新区科教文体局副局长张云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