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改编儿童读物不能胡来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胡克非

儿童作家安武林近日在一次推广阅读的讲座上说,时下名著的儿童读物版本良莠不齐,甚至很多儿童读物是直接由名著压缩而成,不少改编打着便于孩子阅读的旗号盲目删减原著中的精华,使原著的文学性和知识性大打折扣。

以四大名著为例,市面上流通的各种少年儿童版本就有上千种。针对儿童进行的改编大致分为这样几类:缩短篇幅,形成多个小故事;加入插图,多以彩色为主;把原著中的对白和描写替换成少年儿童容易接受的版本。这样一来,许多令不少成年人都望而却步的作品,摇身一变都成了“少年儿童不可不读的世界经典”。

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不仅仅因其故事的精妙,更大一部分来自作家的知识储备甚至是毕生的生活积累。改编过的作品很多已支离破碎,甚至改变了作者创作的本意。当把《三国演义》改编成几个小伙伴一起骑马打仗的故事时,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名著和枕边故事的区别就不大了。

与此同时,成年人用教育的方式在名著中“拔高立意”,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观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体验”,也是名著改编值得探讨的问题。模糊儿童认知特征、漠视儿童心理需求和任意拔高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儿童阅读,反而会减少他们正常的阅读兴致。

对儿童阅读而言,成人要做的一件事是,尽量用最完整、最好的儿童读物奉献给儿童,把阅读材料做地道,正确地引导儿童阅读,才能让儿童真正培养阅读的兴趣。正如安武林所说:“名著有大益,小书有小益,任何书都开卷有益,不一定要追捧名著,现在的名著也是过往的‘小书’历经时间的洗礼得以流传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