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地越来越重视倡导和推进文化志愿服务,通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鼓励人们利用自身文化专长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当中,激发和调动起全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情与活力。深圳福田作为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的佼佼者,不仅在于其拥有数量庞大的文化志愿者队伍,还在于其打造了一个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
福田实现了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的无缝衔接。文化志愿者服务具有“文化”与“公益”的双重属性,相比一般公益志愿服务而更强调文化的专业性和功能性。对于福田而言,一方面,文化志愿者服务是其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多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一环,与政府采购、场地合作、项目补贴、品牌引进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合作模式同等重要,是构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文化志愿者的“公益”身份,使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能够彰显和传递关爱、文明、慈善的文化正能量精神,为福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添一抹暖色,这是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不能取代的。
福田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是对原有公共文化体制机制的突破。福田区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一直十分重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十大文化功能区”创建理念的提出,让空间、资金、人员、品牌等资源突破原有文化体制机制的束缚,突出以实现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功用和效能为目标,从而在更大范围和空间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资源的流动与共享、重组与配置,让包括公民个人、企业、社团在内的多种社会主体,可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通道参与到福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体系之中。福田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不仅仅面向个人,更包括企业、社团等各类文化资源,根本上是通过一种体制机制的创新,引导政府、市场之外的文化资源通过公益志愿的方式流动到福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体系与平台中,最后再通过优化配置转化为活力、特色、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高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