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让群众“点单”

来源: 光明网

横峰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近日,在横峰县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的声乐课上,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悠美的乐曲哼唱,揣摩发声技巧。横峰县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等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群众文化活动花开满园香。

自2011年起,该县投资近3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兴安休闲公园、红枫公园、国家级岑山森林公园、日月潭等一批群众性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全民体育中心和首家3d数字影城相继建成。今年县老年活动中心也将投入使用。同时,还新改建了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配备电脑、音响、投影等设备;67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为村(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学习好去处。

为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服务能力,该县文化部门创新“点单”培训方式,常态化开展免费培训工作。针对各个乡镇的文化特色和群众的“点单”,县文化馆分别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县书画院每天晚上开设书画课,长年免费培训书画爱好者。同时,县文联组织各个艺术协会送文化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为群众提供一道道精美的文化盛宴。据统计,该县每年举办剪纸、声乐、舞蹈、戏曲编导等各类培训班100余场,参训人员达1万多人次。

去年,该县开展了以“中国梦·岑山情”为主题的多个系列大型文艺活动,参与演职人员近千人,逾5万人次观看了表演。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并形成了横峰独有的文化品牌。该县还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广场舞普及活动,举办全县广场舞大赛,农民参与热情高涨,11个乡镇成立了40余支舞蹈队。此外,该县大力培育“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目前已形成莲荷乡“红土情”巡回演出队、龙门畈乡“板凳灯”、葛源镇“红歌会”等特色文化队伍。龙门畈乡霞坊村自办的春晚,成为当地村民每年春节的必备活动。近4年来,该县共投入300余万元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660场,送电影下乡5500场,支持乡镇自办活动210场,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