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一版刊载昆明基层办文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发展报告 之三速读 昆明在80%的主城社区和60%的郊县社区建立413个“社区文化沟通协会”,强化群众自我文化服务,探索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新路径。云南省昆明市针对社区邻里间不同程度存在的“陌生的面孔、防范的心理、独往的行为”等社会问题,在80%的主城社区和60%的郊县社区建立413个“社区文化沟通协会”,强化群众自我文化服务,探索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新路径。明确四项定位,创新运行机制。明确协会为居委会指导下的公益民间组织,以社区为单元,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按照章程独立开展活动。明确协会宗旨为“以我所能、服务社区,以文为媒、沟通心灵,以文化人、共建和谐”,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明确协会实行理事会管理,会员涵盖辖区公共单位、社会团体、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明确协会的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免费文化服务,经费按年人均10元标准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给予保障,市财政每年安排896万元专项资金,撬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投入3800余万。搭建四个平台,延伸服务触角。搭建社区居民文化服务平台,定期征求社区居民意见,提供全天候、菜单式文化服务。搭建外来人员文化服务平台,为进城务工人员、流动人口量身定做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搭建未成年人文化服务平台,设立中小学生和幼儿文化服务专区,开办青少年文艺培训班和4点半课堂,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搭建弱势群体文化服务平台,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对空巢老人、残疾人员、患病居民等实行一对一送文化上门服务。开展四大活动,聚集文化能量。开展“大家乐”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全市每天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居民30多万人次。开展“社区一家亲”联谊活动,在节假日组织辖区老人集体品茶、听戏、下棋,开展家庭或楼院插花表演、厨艺比赛,举办社区书画摄影作品展和藏品展览,开展热心邻居、爱心家庭评选,组织青少年慰问长寿老人,拉近社区亲情关系。开展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建立民族袖珍博物馆,举办民族传统节庆文艺大舞台,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开展文化知识普及活动,成立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学校,每月举办1-2期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讲座,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文化礼仪。建设四支队伍,壮大骨干力量。建设基层文化管理服务队伍,每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至少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个文化活动室至少配备1名管理人员。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以社区文化室为基地,每个协会吸纳10名以上固定文化志愿人员,联系一批外围文化志愿人员,全市发展在册文化志愿人员1.8万余名。建设文化指导员队伍,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文化指导员,指导协会策划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建设文艺骨干队伍,引导2895支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成立“联合会”,对演出队队长、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昆明市变办为管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做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巴江之春”百姓大舞台在石林火热开演、“读好书、颂经典、习礼仪、塑品行”朗诵比赛在宜良圆满结束,官渡区组织5场农民工才艺展示、五华区文化馆精品节目走进军营……4月以来,春城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昆明城乡陆续上演。这是昆明市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为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取得的实效。文化部门搭平台、做服务,群众唱主角。近年来,昆明市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为城乡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政府提供、百姓接受”的传统“办”文化模式逐步向“百姓需求、政府满足”的“管”文化模式转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运行3年来,昆明市基层文化基本项目资金投入达16784万元,市县两级安排的馆、站、室新建、改扩建资金达5000多万元。市级先后推进昆明市文化馆、昆明市图书馆、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14个县市区实现了文化馆、图书馆全覆盖,130个乡镇(街道)实现了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全市建制村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农村数字电影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较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在市级文化部门的统筹下,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工作实施方案,基本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工作有亮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内涵,丰富服务手段,变“办”为“管”,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五华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工程,试点社区群众加入社区文化沟通协会,根据各自喜好开展活动;盘龙区实行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文化指导员参与、指导、督促社区文体活动;禄劝县培育重点文化户,激发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石林县着力文化阵地的建设,力争两年内实现“文化阵地建到自然村”的目标;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对空巢老人、残疾人员、患病居民实行一对一送文化上门服务;为进城务工人员量身定做特色文化服务项目,为中小学生和幼儿开办青少年文艺培训班和“四点半”课堂,延伸文化服务的触角;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与策划”培训班,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相继建立,文化服务有效对接了城乡群众文化需求,群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惠。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建起413个社区文化沟通协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每天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居民达30多万人次,2895支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1.8万余名文化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和农村。(稿件转自云南日报2015年5月4日1版 记者李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