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坚 于剑楠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吉林省各地博物馆组织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的创意活动: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博物馆之夜、吉林省博物院的黑土军魂展、吉林市博物馆的文物展示秀等,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纷纷点赞:“博物馆活起来了,火起来了!”形式多样:活一点 才能火一点伴随着韵味悠长的音乐、娓娓道来的解说,模特身着古装,手捧文物的复制品在T台缓步穿行;从吉林永吉五里河出土的石刀、蛟河出土的石斧,再到永吉星星哨遗址的陶罐、象征酋长地位的权杖首等,吉林市2000多年的建城史如在眼前、诉尽沧桑。作为吉林省国际博物馆日的主会场,吉林市博物馆的“吉林市历史文化精粹”文物展示秀,把模特和文物展示结合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5月18日当天,是全国《博物馆条例》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宣传日,吉林市博物馆运用漫画的形式,让抽象的条例跃然纸上。与此同时,吉林地区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全省各博物馆工作成果展惊喜连连。在长春,吉林省博物院的活动现场,志愿者正在为聋哑人讲解,并把每年的5月16日定为“爱心观展日”;鉴宝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纷至沓来、争相参与。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国际博物馆之夜”更是热闹,当晚吸引游客2.8万人。夜色下的宫城别有一番韵味,“另类奢华——慈禧珍宝展”、“蟒舞莺歌”满族舞蹈演出、汗血宝马展示及马术表演等,让游客们大开眼界。多次参加“国际博物馆之夜”的长春市民刘先生表示:“晚上的意境和白天不同,特别神秘和幽深,让我找到了恋爱时的感觉。”贴近百姓:近一点 才能更进一步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说:“距离老百姓更近一点,博物馆的发展才能更进一步。”吉林市博物馆的大型活动“印象市博”将全市大中小学生发动起来,用绘画、摄影、剪纸、雕塑等形式,描述对吉林市博物馆的独特印象。据这项活动的发起人——吉林市剪纸大师华丽介绍,这一作品是她和20余名学生共同完成的,寓意可不少:“印”字是由无数颗陨石组成,附带着云朵、火焰等;“象”字里包含着叼烟袋的大姑娘、满族格格头饰等东北民俗风情;“市”字里包含着雾凇、河灯、天主教堂、摇橹人等吉林市标志性元素。周围的观众纷纷拍照留念,表示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丰富了生活。吉林省博物院也没少费工夫,他们将展览化整为零,进社区、进部队、进学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启动;“关东抗日英烈珍闻展”走进空军航空大学,该校5名志愿讲解员为2000多名官兵讲解了东北抗联将士们的事迹。展览还将在长春市宽城区各中小学巡回展览。“博物馆搬到了我们身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还让我们更生动更进一步了解了抗日战争史。”大学生张晓理说。带动观众:多一些 争取再多一些5月17日,吉林省博物院里,长春市四季青小学的20名农民工子弟正在兴致勃勃地参加奇趣大课堂活动。来自吉林大学的志愿者张夜梦忙个不停,2014年暑假,这位家住内蒙古的大三学生参观吉林省博物院后,迷上了讲解员的工作,便自告奋勇成了一名志愿者。从此以后,除了学校考试,几乎每个周末,张夜梦都在博物院度过。奇趣大课堂、模拟考古、培训小小讲解员,他先后参与了60余次活动,人们也因此戏称他为编外员工。在三楼的黑土军魂展览馆,长春财经学院的100余名大学生正在参观。这群平时爱打爱闹的年轻人,此时神情肃穆、若有所思。另一边,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40余名党员和预备党员在学院书记孟祥志的带领下,在杨靖宇将军的塑像前、在八女投江的展板前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吉林省利用国际博物馆日进行全省总动员,9个市地共计组织相关活动百余个,长春、吉林、延边、松原、通化等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博物馆真的火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仅18日当天,全省各地参加博物馆活动的人就达到2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