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公共文化供给平台让百姓受益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报讯 每天早晨,年届七旬的郝大妈都会到湖北黄冈东坡广场,对着手机屏幕,学唱黄梅戏。离她不远处,十几位大妈也都拿着大屏幕手机,边看视频上的示范动作,边学习新舞蹈。她们都是“黄冈公共文化供给平台”的受益者。“黄冈公共文化供给平台”运用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分为群众文化、民俗文化、演出视频三部分,涵盖公共文化新闻动态、美术摄影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欣赏、民俗非遗知识、演出活动视频、培训辅导视频等内容。当地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充分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举措,实现了公共文化产品网络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自该平台建立以来,老百姓通过手机微信,实现了公共文化产品时时看、时时听、时时读,部分热心网友将自己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平台,黄梅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项目点播率也是居高不下,在网友中产生了“跟、学、唱”的热潮,不少热情的网友还在平台上留言、互动。对此,该平台不仅及时回复信息,还邀请业余文艺爱好者参加到各项文化活动中,使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王永娟 肖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