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乐奏响长江第一湾
军民互动节目《抢新娘》
王璐靓 张亚蓉
艺术的作用非常独特,能瞬间拉近各个民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贯彻实施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的通知要求,2015年初,长期致力于高雅艺术公益文化传播的四川交响乐团提出“重走南丝路”,开展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受到文化部关注,得到云南省文化厅、四川省文化厅大力支持,由此开启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文化志愿者之旅。
5月10日至23日,四川交响乐团组织“天姿国乐”和“民族歌舞”两支文艺小分队60余人,赴云南边疆地区的景洪市和丽江市,深入少数民族乡镇、村寨、学校和部队,开展了为期14天共7场文化惠民演出,近5000名观众现场观看。所有演员及工作人员不计得失报酬,给边疆基层群众送去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
走进西双版纳,
军民交融,共同奏响和谐乐章
5月10日,四川交响乐团民族歌舞文艺小分队流动舞台车从成都出发,顶着烈日酷暑,深入边疆民族乡镇和部队,共开展4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辐射勐龙镇、曼康湾村、空军某部雷达营、武警边境检查站、武警消防支队、武警反恐训练基地和景洪州特殊教育学校等。
祖国,因边关将士的守护而愈加安定富强,人民的生活也因此而更加平安幸福。军人,因光荣的使命而显得更加崇高。
然而,铁血男儿也需要温暖的抚慰。“我的儿子不一定要有多大出息,但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家里一切都好,要好好保卫边疆,家人都记挂着你……”当活动现场视频响起这段话时,战士们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是四川交响乐团为边关将士准备的一份关于家的特别礼物。银幕上熟识的家园、熟悉的街道、父母的嘱托和身影,家的温暖顿时弥漫在千里之外的边关,在场的一个个铁血男儿无不触景生情、热泪盈眶。
看到这样的场景,部队领导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的演出,这样的演出比上100次思想课都有用!”四川交响乐团这次进军营活动不仅送文化,也送去了家乡父老的叮咛嘱托,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给部队如何开展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
为把此次“春雨工程”真正办成一项实实在在的为边疆人民及战士送文化的惠民活动,四川交响乐团的工作人员从整个活动的策划到演出的细节完成上都铆足了劲儿。
文化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打造是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传承中国优秀民族历史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四川交响乐团在演出节目的安排上不仅有四川特色表演,还有藏羌彝等民族歌舞,更有根据云南当地特色创排的新节目,引发现场观众共鸣。根据四川特色编排的舞蹈《好久没到这方来》、羌族舞蹈《羌铃声声》、藏族舞蹈《弦子》、神奇的川剧绝活变脸、演员深情演唱的西双版纳州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等节目精彩纷呈,让当地观众耳目一新。还有慰问部队时的家乡视频,以及当地民众演绎的极具傣族特色的舞蹈《绿之扇》……这不仅是演出,更是一场场大联欢。“这么多年还从没有哪个专业演出队伍来这里演出过,演得太好了,太感谢‘春雨工程’了。”曼康湾村党支部书记激动地说。
走进丽江,
用音乐搭建民族沟通的桥梁
5月17日,四川交响乐团副团长牟岭虹带领的“天姿国乐”民乐小分队抵达云南省丽江市。该团旗下的“天姿国乐”是中国西部优秀的职业女子民乐团,是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她们的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被誉为“带来奇妙音乐盛宴的乐团”。
“‘天姿国乐’今年再次圆满完成文化部赴西班牙、荷兰‘欢乐春节’演出任务,载誉归来。得知参与‘春雨工程’,‘天姿国乐’积极做出调整,认真准备,为让我们的音乐与当地有一个更好的融合,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从改编到试曲到演员反复练习、调整,先后完成了两场曲目的编排。” 提及边疆行演出,牟岭虹难掩激动之情。
5月19日,“天姿国乐”民乐小分队到达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受到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演出信息发布后,原本预计400个观众席的演出场地,却收到了3000人报名参加,这让小分队十分感动。演出现场,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弦乐四重奏《情深意长》、阮族乐器演奏的布鲁斯风格乐曲《转圈》、器乐与人声和鸣的《玫瑰花》等13首经典乐曲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掌声不断。为使师生们更加了解民乐,牟岭虹还在演出过程中穿插了一段对于民乐的讲析,优美动人的旋律、娴熟精湛的演奏,把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给全体师生带来了美好独特的视听感受。
5月20日,“天姿国乐”民乐小分队走进被称为“长江第一湾”的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为能歌善舞的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5月21日,“天姿国乐”民乐小分队专门拜望了被誉为“纳西古乐”掌门人的宣科老先生,并在宣科音乐厅举行了精彩的演出。
丽江之行的3场演出场场爆满,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让广大观众领略到“用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文化”的艺术感染力。
精心谋划,
跨省行动圆满成功
“‘走进最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将文化艺术带到边疆,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此次‘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和信念。”四川交响乐团营销中心主任邱伟说。“整个活动从申报、策划、演出都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特别感谢云南省文化厅、景洪市和丽江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邱伟轻松又爽朗地向我们讲述着此次活动的成功。
然而,成功的背后是这支专业队伍多年来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为了给边疆群众、学生、战士送去真正的文化,幕后工作者们夜以继日、风雨兼程,为此次活动的完美实施保驾护航。
“这次演出没有任何的商演费用,每人每天只有最基本的生活补贴,但听说这次是为边疆送文化,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加入进来。”邱伟说。不为报酬,只因对艺术、对公益事业的热爱。
“我们多拍一点,边关的将士才能多了解家一点。”为让边关将士感受到家的温暖,工作人员通过与部队联系,得到两位四川籍战士的家庭地址后分别去拜访,为战士家人送去慰问品并录制关于家的视频。拍摄、剪辑、制作,这些原本不是本次演出的工作内容,然而只要能为边防战士送去一点慰问,就算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每天一地,每地一场,小分队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冒着摄氏40度的高温,不间断地辗转于相隔甚远的几个目的地之间。云南昼夜温差大,演员们白天奔波在路上,晚上在舞台上演出,不少演员出现了身体不适或高烧的情形,但无论是40度高温还是熬夜到凌晨,没有一个人抱怨。惊人的毅力和渴求完美的精神追求使得一路上凯歌高唱,不仅实现了独具四川特色的汉、藏、羌、彝文化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文化、边疆军营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更为边疆群众与战士送去了最诚挚的慰问。
“四川交响乐团是第一次主动参与‘春雨工程’,我们派出的是优秀精干的文艺小分队,工作人员都非常细致,发扬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这不仅仅是一次为边疆送文化的志愿活动,还承载着川滇两省的文化交流,走出省界,我们展示的是四川文艺院团的风貌和演艺水平。”提起活动细节,四川交响乐团团长石勇流露出自信和坦诚。
为达到纯粹的送文化和文化交流的目的,整个演出团队的演员及工作人员所需用品完全自带且自行安排吃住,每一场演出都做到了只留下欢声笑语,不留下任何垃圾废物。用心、细心、贴心,一个优秀的团队在边疆不断绽放着光彩。
“出发前我们没有特别给演员们开动员大会,多年来,四川交响乐团已经成为热心公益、素质优良的专业院团,‘文化志愿者’已深入我们队员的意识中。这次活动中,我们的演职人员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梦镶嵌在‘中国梦’这个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大梦之中。”石勇说,“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文化志愿活动,在巡演过程中发挥国有文艺院团作用,让更多群众享受到高雅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熏陶。”
四川交响乐团本次赴云南边疆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活动,把文化送到了边疆地区、民族村镇、学校和军营,践行了“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他们送去的不仅是文化艺术,更有一份四川文艺工作者对边疆群众和戍边部队的真诚关爱。四川交响乐团将继续深化“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把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送到边疆、送到基层、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高雅艺术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