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文化惠民为幸福“加分”

来源: 红网

岳阳日报讯(严非平)白天步行10分钟去国家一级馆——华容县图书馆看书看报,傍晚出门到风景如画的华容河沿河风光带走走,是家住华容县城沿河路高兆林每天的“必修课”。“出门十分钟就可以找到休闲娱乐的地方,很方便。”3月18日,说起现在的生活,高兆林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华容着眼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持续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使文化惠民逐渐成为新常态的一个滴点。

如今的华容,文化惠民成为新态势。县城10分钟文化圈遍布社区。在农村,一个乡镇也至少拥有一个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而在20个乡镇的459家农家书屋,县文化部门通过让图书“走亲戚”,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图书资源共享……华容县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3年来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先后投入785万元,完成县文化馆的整体搬迁和县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和体育馆的“五大馆”的升级改造。2014年10月,总投入4400万元,占地98亩的华容河文化广场以及东门水码头文体健身与休闲长廊投入使用。拥有一亩多地的露天大舞台和可容纳1万多人的华容河文化广场成为华容河两岸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城市综合性文化广场……在县城文体设施投入日新月异的同时,乡镇投入也风生水起。投入500多万元,新建或扩建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918万多元建设农家书屋;投入371万元,完成16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3条健身路径项目建设;投入1100万元建设广播“村村响”工程……

县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群众文化生活的开展提供了载体。在县城沱江广场等8大广场和社区,市民自发成立了68个演出团队,参与者也从专业单一演开始向专业、业余与群众同台演转变。文化惠民已从单向的“送”发展为更加精彩的文化互动。沱江广场每晚7点准时开演,每晚吸引100多人前来听戏唱戏。群众文化创造打造了一批群文艺术精品,舞蹈《踏青谣》等4件作品获国家、省级金奖,《“印象华容”大型群众文艺展演创意》获得文化部《文化大视野》组委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零门槛”享受文化生活,成了华容百姓的幸福指标。从2009年5月起,华容县图书馆等“五大馆”在全省率先向群众免费开放。2000年5月起,县财政每年都要拨出专款,在20个乡镇开展“送戏下乡”等“五下乡”活动,老百姓不用出远门、不用花钱,每年都能看到100多场戏、4800场次电影等公益演出,受益群众45万人次。县文体广新局局长王良庆告诉笔者:“县艺术团仅去年在乡村演出达150多场,观众总人次超过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