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 通讯员 李 华
登录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数字文化馆网站,进入“我要培训”板块;
点击“‘百姓课堂’越剧公益培训班”报名;
通过审核后参加培训,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学发声、练身段、走台步;
作为“好苗子”加入定海区文化馆越剧艺术中心送戏下乡团队,参与专场演出……
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一学生齐诺报名参加了这期培训班,半年多来的收获让她喜不自禁:“参加培训班前,越剧表演我完全没有基础。在区文化馆越剧艺术中心老师的教授下,现在我已经能上台演简单的折子戏了。”齐诺的学有所成,正是定海区“百姓课堂”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
“互联网+志愿者”对接
群众需求
舟山群岛中的定海,拥有128个岛屿、400多公里海岸线,辖区内居民分散聚居特点明显。如何以加强基层文化艺术培训为抓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使老百姓轻松便捷享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2009年,“百姓课堂”在定海文化工作者的集思广益下应运而生。
“百姓课堂”作为定海区“文化零距离”文化民生项目的组成部分,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点单式公益培训项目。它在线上依托“数字文化馆”实现群众文化培训自由点单,线下充分发挥1200余名文化志愿者集聚的文化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培训,线上、线下服务无缝对接并不断创新优化,实行群众艺术知识普及培训与特色培训相结合、艺术讲座与艺术辅导相结合、公益培训与社会培训相结合、固有讲堂与基层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最大化满足群众多样化文艺培训需求。
“通过互联网反馈培训需求,群众表达文化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空局限。按照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原则,从建立的服务项目库中甄选推出特色课程,百姓可以在线点单报名,不方便上网的群众以社区、村镇为单位集中报名,也弥补了技术短板。”定海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百姓课堂”涵盖民间艺术、现代文化艺术、文体健身、传统文化四大系列20余个项目,迄今已培训3000余场次,6万余人次城乡群众免费接受文化培训。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定海区越剧艺术中心指导老师、区文化馆工作人员陆舟敏早年曾是舟山市小百花越剧团的名角,致力于推广普及越剧艺术的她,对“百姓课堂”越剧培训班倾注了无数心血。“不为名、不为利,就为做自己喜欢的事。”陆舟敏说,令她欣慰的是培训班吸引了很多“70后”“80后”“90后”学员。
做五金生意的俞敏红,是陆舟敏所说的“70后”优秀学员代表。俞敏红10年前参加过越剧培训班,后来被吸收进定海区文化馆越剧艺术中心团队。谈到2010年以来担任“百姓课堂”越剧班培训教师的经历,她说:“教别人的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技艺的过程。”
除了越剧培训班,渔民画创作也是“百姓课堂”的特色课程,培训班不仅培养出了“全国十大民间绘画家”、资深渔民画家徐仲芳,还为定海获评“全国十大画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以来,小沙中学美术教师包凤佴参加了定海区文化馆组织的绝大多数渔民画创作培训班,如今学有所成的她,还在学生的社团兴趣课上讲授渔民画创作。前不久,包凤佴带着作品样稿参加了2015“百姓课堂”渔民画创作(定向)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听专业点评意见很受启发,可以避免渔民画创作闭门造车。”包凤佴说,虽然自己是美术专业出身,但当初渔民画入门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一是总跳不出立体构图思维,画不出想象丰富、构思奇趣、神情动人、造型夸张的平面画风;二是缺乏渔民画中渔民生产生活情景再现必需的生活积累。
包凤佴遇到的问题,正是渔民画创作培训班老师朱国安一直以来寻求破解的难题。从事中药材销售工作的朱国安在舟山已是知名渔民画家,今年6月还作为参展画家参加了在捷克举行的“美丽浙江——浙江农风渔俗画展”,为当地观众创作、讲解推介渔民画。“这样的公益培训班,为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朱国安说。
管理、服务“两手抓”
文化志愿者是“百姓课堂”项目运行依靠的主体力量。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体贴入微的服务,调动他们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决定着项目的实施成效。
为此,定海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大力推动“百姓课堂”管理模式创新:一方面设置各类文艺人才储备库,为每名文化志愿者建立个人档案,使文化志愿者所能与群众所需及时高效对接;另一方面,将公益精神作为“百姓课堂”授课教师资质审核的核心要求,注重服务热情、奉献精神的培育和发挥,并出台相应表彰措施,依据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业绩进行星级文化志愿者评选。
定海区文化部门对文化志愿者开展工作给予的支持和服务,优秀文化志愿者、美之声合唱团团长曹杏娣感触颇深:“我们团成立于2008年,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原先都是自掏腰包、自排节目,开支大不说,节目质量也不高。从去年开始,‘百姓课堂’为我们免费提供师资,每周排练两次,还有服装补贴。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持,我们才能在2013年1月台湾举行的首届‘激情梦想·两岸同心’艺术大赛合唱表演上荣获金奖。”如今,美之声合唱团积极参加基层文化礼堂结对帮扶活动,在“送戏下乡”中将公益培训“百姓课堂”搬进农村、社区。
定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新局局长何斌表示,“百姓课堂”带动了基层群众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的拓展、基层文化公益服务的良性循环,这得益于把握群众文化主体地位,激发群众的参与性、发挥群众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