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恭王府游“才子之乡”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到恭王府游“才子之乡”

——走进江西省抚州市文化展示月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王学思

“临川才子金溪书”。近日,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江西抚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华夏梦都 才子之乡——江西省抚州市文化展示月”系列活动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举行。漫步在主展厅,从文字、图片到实物展品,以及每一处精心的布置,都带领着观众穿越历史、走进抚州。

抚州文化厚重,人文荟萃,民间有“临川才子金溪书”的说法。“临川才子”是抚州文化的得意之笔,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等都是当地古代才子中的佼佼者。自宋至清,抚州有文科进士2450人、武科进士81人,其中文科进士占全省总数的23%。“金溪书”说的是当地金溪县的浒湾木刻印书。南宋之后,金溪被誉为“理学名教之区”,大有读书藏书之风,并且萌生了刻书业。浒湾的书铺街,凡经史子集、戏曲话本、书法碑帖都能刻版刊行,清中后期成为江西雕版印书的中心。据北京琉璃厂有关文献记载,最早在琉璃厂摆摊售书的就是江西金溪人。清嘉庆道光年间,京城书肆也多为金溪人所开。

抚州还是一个戏曲之乡,抚州采茶戏、广昌孟戏、宜黄戏等都是极具赣南风情的传统地方剧种。据说,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最早是由宜黄戏班演出的。

在抚州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麻姑仙女传说就是其中之一。该传说的发祥地是南城县的麻姑山,那里山势秀丽、万木葱茏。《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抚州人很善于将本地文化推衍开来,由此便有了麻姑酒、麻姑茶、麻姑米等特产。

如果看累了文字,憨态可掬的金溪手摇狮、神秘威严的南丰跳傩、乡音浓郁的抚州采茶戏等表演也不禁让人对抚州的民俗风情萌生兴趣。在展厅周边的厢房内,临川篾编技艺、资溪竹烙画、南丰傩面具雕刻等项目的展示同步进行,若有兴趣,还可以与传承人现场交流甚至学上两手。

“非遗是揭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活动我们正是以当地的非遗项目为线索,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展示、展演来介绍和解释抚州文化发展的脉络,让不了解抚州的观众能够对抚州文化印象深刻。”此次活动的策展人、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东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