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经典 文化惠民——“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西部巡展”综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父亲(布面油彩) 罗中立

喀什维吾尔族农民(油画) 李锡武

青海长云(油画) 朱乃正

藏女负水(油画) 吴作人

兰州握桥(油画) 吕斯百

巴山春雪(水墨) 吴冠中

壮族姑娘(石雕) 张德华

小达娃(雕塑) 张得蒂

通往乌鲁木齐(油画) 艾中信

春风已经苏醒(油画) 何多苓

饮(版画) 力群

羌族老人(雕塑) 吴为山

阿诗玛(版画) 黄永玉

红岩(纸本水墨) 钱松岩

哈萨克族小姑娘沙丽妲(国画) 杨之光

为扩大公共文化资源的覆盖面,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相继走进重庆、新疆、广西和宁夏。

大美西部: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平台,中国美术馆积极推动典藏活化系列展。自今年6月以来,“走向西部”巡展已经相继走进了重庆、新疆、广西和宁夏。这是中国美术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力举措。通过藏品巡展、学术研讨、公共教育等方式将美术经典与公众分享,让不同地区的人民均衡享有文化权益,使当地人民共享国家级美术典藏精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多次指出:“艺术创作和欣赏需要建立在全民族文化审美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而‘走向西部’系列巡展就是要让文化资源相对不足的西部人民看到20世纪中国美术家走向西部、发现西部、认识西部、表现西部的创作历程,真正地把经典普及到西部,落实藏品为民所享、为民所用的精神,从而推动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民众的融合。”吴为山说,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曾提出要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此,中国美术馆坚决落实文化部的部署,主办了“人民的形象”展、“中国写意”展等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展览。

弘扬中国精神 感受西部情怀

中国美术馆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确立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为己任的宗旨,同时逐步落实了4个系列展览,即“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中国美术馆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展、“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国家收藏与捐赠”系列展。西部巡展被纳入“典藏活化”系列与“弘扬中国精神”系列中来。

“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是中国美术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国家艺术资源服务基层的系列主题展。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走向西部”展览从全国申报的425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基金资助的展览传播交流推广类14个项目之一。展览立项之后,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实施,秉持面向西部地区进行公益文化服务的精神,充分利用美术馆馆藏西部主题资源,用时一年,完成在西部几个重要城市的巡展,每场展览同时组织专题学术讲座和研讨,全方位进行媒体宣传推广。在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上实现了新突破、展示了新亮点。

西部巡展通过经典作品,表现深蕴于作品中的中国精神和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力量,展示人民艺术家扎根生活的艺术创造,特别是将中国美术馆所藏西部艺术家的作品送到西部展出,更激发了艺术家的自豪感和创作动力。展览作品反映了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在社会发展、生产实践中的精神面貌,表现手法、内容均打上时代与地域的烙印。“走向西部”巡展把表现西部题材的作品置放于创作的西部现场,让作品回到西部人民的生活中间,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共鸣。这也是中国美术馆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

“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精选西部主题精品,包括油画、国画、雕塑、水彩等各艺术门类,揭示和挖掘西部精神和西部之美,使人从中认识西部美术对于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美术现代建构的意义,使西部美术创作成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共享艺术精品 实现文化惠民

从中国美术馆藏品中精选的西部主题美术精品数量多、品质高,作品创作年代跨越近百年,大师名迹汇聚一堂,包括吴作人《藏女负水》、张大千《松荫观瀑》、傅抱石《黄河清》、钱松岩《红岩》、常书鸿《蒙古包中》、董希文《哈萨克牧羊女》、吴冠中《巴山春雪》、庞薰琹《背篓》、司徒乔《套马图》、朱乃正《青海长云》、靳尚谊《文工团员》、罗中立《父亲》、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等,可谓佳作纷呈,与“走向西部”的主题形成一个大的共同生态体,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提升。

2015年6月19日至7月28日巡展重庆美术馆、9月15日至10月20日巡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0月18日至11月18日巡展广西美术馆、12月19日至2016年3月20日登陆银川当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能把这么多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带到西部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说。

公众的共鸣成为“走向西部”巡展四地的共同现象,这或许是因为策展方中国美术馆针对每一个地区的不同特点,选取了来自当地的重要作品。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四川美院青年创作群体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等人的代表作品在重庆展中亮相,《父亲》、《春风已经苏醒》曾经走出川渝,感动过无数国人,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美术新篇。如今,这些作品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展览持续40天,接待观众近6万人次,最高一天达到3893人次,观众面覆盖老、中、青、少等不同年龄层次及机关干部、警察、农民工等不同职业人群,还有部分观众专门从外地赶来观展。展览期间,共有130余个单位走进美术馆参观。“聚焦西部人文情怀:吴为山、罗中立艺术对话”“西部情怀·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海峡两岸高校师生艺术论坛、“中国美术馆的西部情怀——部分馆藏作品赏析”“大巴山的儿子——见证油画《父亲》与罗中立”“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艺术导览、“历史的回声——艺术的主体性与当代性思考”6个讲座吸引听众千余人,66名志愿者、21名讲解员面向万余名观众提供100余场免费讲解,主办方邀请10余所中小学将美术课堂开进美术馆,组织10余场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活动,引起观众浓厚兴趣,让观众感受到西部之美和重庆艺术之美。

“能在新疆举办这样高水平的美术展特别难得,尤其是克里木老师的经典作品,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将少数民族人物的神态、演奏民族乐器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天山南北风土人情的独特魅力。”在“走向西部——我们新疆好地方”展览现场,新疆艺术学院美术教师程女士这样说。这次巡展汇聚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画作51件,创作年代从1944年至2009年,跨越65年之久,其中包括司徒乔、韩乐然、关山月、黄胄、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哈孜·艾买提、买买提·艾依提、莫哈德尔·亚森等诸多书画名家之作,他们中有早期走进新疆的美术开拓者,也有扎根新疆、心系西部的各民族画家,他们用画笔深情讴歌这片美丽的土地,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浓郁地域色彩的作品,使人们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崭新的社会生活、精神风貌和建设成就。展览内容丰富、佳作荟萃,作品通过描绘新疆的自然风光、传统节庆、各民族舞蹈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生动展示了美术家对新疆时代变迁的深情讴歌以及各族人民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新疆文化的百花齐放与多元交融。

“不同时期走向西部的美术家与新疆本地美术家热情歌颂时代变迁,用多彩画笔描绘天山南北瑰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丝路枢纽的悠久历史情怀,探寻这片广袤土地的艺术之魂,为西部主题的美术创作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选展作品充分体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新疆题材美术创作方面的成就。”吴为山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任华表示,希望通过展览让各族群众及国内外的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新疆、走进新疆、认识新疆,使大家在历史与艺术并重的文化享受中体味社会的真善美与正能量,感受人们对共同生活的这片热土的无限热爱之情,进而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开拓更加广阔的途径,对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观热”也鲜明体现在广西美术馆。白雪石《漓江烟雨》、吴冠中《巴山春雪》、张德华《壮族姑娘》和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艺术家表现西部的作品,展现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原生态的风土人情,也引得场馆人气爆棚,日吸引观众上千人次。其间,全区各界群众尤其是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纷至沓来,一睹经典之作的风云际会,不少学生在作品前反复欣赏、揣摩、讨论。当地媒体报道,此展引发的“参观热”现象为广西美术馆建馆以来所少见,热心人士在观展后还来信、留言,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展览的赞扬。

同时,广西美术馆以展览为载体,有序推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组织了“走向西部”主题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与广西的艺术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美术馆馆藏及西部地区艺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围绕西部巡展作品,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诠释西部创作的美学精神和发展历程。展方为让观众拥有更好的观展体验,特地选出了有艺术功底的志愿者接受美术馆专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涵盖作品的风格样式、创作背景与历史资料等。在短短20多天里,志愿者成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电视台、南宁邕宁区城关二小等上百个团队的数千人提供导览服务。

作为“走向西部”项目收官之展的宁夏展,110余件国家级美术精品的到来让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阮教育十分感动。他表示,感谢中国美术馆把这么多国宝带到银川来,让银川人民大开眼界,丰富了银川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也表示,“走向西部”巡展受到当地百姓如此热烈的欢迎,我们深受鼓舞,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

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馆是国家艺术博物馆,拥有10万余件藏品,这些藏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美术馆的库房不是冷库,而是宝库,这个宝库属于人民。中国美术馆就是要通过典藏活化、通过巡展把典藏精品送到西部地区,普及经典,文化惠民,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仅如此,未来,中国美术馆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将更多的馆藏精品包括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送出馆门,让更多地方的百姓能够共享国家藏品资源,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