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驻四川记者付远书)4月19日,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故居三苏祠重新开门迎客。据悉,三苏祠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受损,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此次闭馆维修两年,也是自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
三苏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强烈地震,距震中仅80公里的三苏祠受损严重,祠内16座文物古建筑遭到结构性破坏,大面积墙体开裂、大面积屋脊受损,有崩塌危险。
2013年6月,国家文物局把三苏祠确定为“4·20”灾后一般灾区文物保护维修重点项目,眉山市也把它作为“文化立市”战略的重点工程。自2014年5月三苏祠灾后抢救保护维修工程动工以来,先后实施16座文物本体维修、三苏纪念馆和三苏祠博物馆展陈改造提升等7个项目,工程建设于今年3月全面竣工。
“在维修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文物古建筑维修的‘四原’原则,即采用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眉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田禾说,此次维修保证了三苏祠建筑结构的安全、保全了所含的文物价值、保持了祠堂原有的风貌。
明代陈淳草书《前赤壁赋》等多件镇馆之宝在三苏祠开馆当日同时亮相。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介绍,三苏祠馆藏文物近万件,由于过去缺乏展陈条件,使馆藏文物“锁在深闺人不识”。这次维修过程中专门增设文物展厅,将分主题陆续展出,并对每件文物的历史信息进行研究梳理,让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同时,维修后还增加了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剧场、游客互动厅等,教育服务功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