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群星奖曲艺门类决赛在西安曲江大礼堂开赛。图为湖北省文化厅报送的宜都梆鼓《谜中情》。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素有“文艺轻骑兵”称号的曲艺能够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通俗易懂、含蓄幽默,深受广大群众喜爱。10月19日,第十一届艺术节群星奖曲艺门类作品决赛在陕西西安曲江大礼堂举行,来自18个地区、单位的21个节目分两场进行角逐,每场座无虚席。
“这些曲艺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接地气、有深度、以小见大,用老百姓的话讲述深邃的道理。”前来观摩的江苏省兴化市文化馆馆长沈凌云等一行4人表示。此次参赛作品突出各地曲种的地方特色,选材不拘泥于传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素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萍乡渔鼓《身边的老阿姨》、关中曲子《沙海情话》、群口快板《身边的热心人》,分别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陕西靖边县九十高龄入党的郭成旺、全国道德模范贾维义以一己之力为社会做贡献的事迹为原型,以真情和细节打动了现场观众。再如反映曲艺项目传承问题的《奶奶的梦里事》、讲述军嫂生活的《军婚药方》,让人捧腹的同时催人泪下。此外,以幽默、讽刺、诙谐见长的《猫和老鼠》《轧狗风波》赢得了观众一阵阵掌声,充分弘扬了曲艺创演“古事今说,远事近说,假事真说,虚事实说”的艺术表现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艺节”群星奖决赛期间,浙江、江苏、山东的业内人士纷纷到陕西观摩群星奖作品,许多观摩团更是对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四大门类的决赛一场不落。“我们此次观摩的重点是创作题材、表现形式、主题的切入角度、演员的表演技能,以及服装道具的设计理念、音乐创作风格等,借学习、交流找出差距,以便之后能结合兴化市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出具有本土元素,又叫得响、立得住的群文作品。”沈凌云坦言,“来得值了,收获颇丰。”(记者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