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记者王学思)3月4日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为此,国博特别组织了研讨会、纪念演出、系列展览、纪念文集首发等系列活动,总结多年来国博在志愿服务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手段,以及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建设的新理念。
早在1992年,国家博物馆率先在北京地区启动志愿服务工作,并于2002年公开向社会招募志愿讲解员,开创了国内博物馆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招募志愿服务人员的先河。2011年,在新馆开放之际,国博成立了具有自管意义的志愿者协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团队管理建设也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化。2015年和2016年,国博志愿者协会连续获得两届“全国百家志愿服务组织奖”。
15年来,国博志愿服务团队坚持“学习、分享、奉献”的理念,以展厅讲解等志愿服务形式,架起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文化桥梁。据统计,先后有万余人参与国博的志愿服务工作,累计为公众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5万小时,累计服务展览数量超过220个,年度注册人数始终保持在180人左右。自2011年新馆恢复开放以来,国博志愿者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超过2.2万批次,平均每天提供的志愿讲解服务大约20批次30小时。
研讨会上,来自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民政部社工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负责社会教育宣传的工作者和志愿者代表,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提出,未来应该在强化馆际志愿者服务资源的整合,完善志愿服务注册认证体系,拓展志愿服务岗位和领域,开辟志愿服务的多种参与模式等多个方面强化社会志愿服务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