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42个座位的观众席,只需要两个工作人员花10分钟就可以“打包”运走——这就是模块化剧场中可活动折叠的观众席。
近年来,我国剧场建设呈现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造价高、维护费高、闲置率高、空间利用率低等弊病在剧场建设运营中普遍存在。为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改善基层演出状况,提升不同层次的文化空间利用率,日前,中国首创模块化剧场构建启动仪式暨中视节点与长征天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两家公司优势互补,运用艺术与科技融合方式,助推剧场“一物多用、一馆多用”。
模块化剧场即剧场的基本要素,如观众席、舞台、天桥等实现可移动、模块化,在同一空间中无需开坑凿地,就能按实际需求,以任意组合形式搭建活动空间,使传统剧场“变身”为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模块化剧场可移动、专业化、集约化的特征,将实现公共文化空间多功能应用,有效解决中小城镇无力建设专业剧场,或建成剧场闲置率高等问题,促进基层演出发展繁荣。”北京中视节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告诉记者。
据张旭介绍,于2013年诞生的“模块化剧场”概念历经3年的酝酿与改进,于2016年在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主办的“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联盟启动仪式暨繁荣戏曲演出市场座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随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青年舞台美术设计人才培养”六大子课题之一。(记者连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