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见成效

来源:中国文化报

网吧变身免费“公共电子阅览室”

深圳福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见成效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检查组在福田福虹网吧检查

“网吧公共电子阅览室”是深圳市福田区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次创新。该项目受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是福田区政府部门与协会合作、借助网吧场所和电脑提供公益文化服务的工程。目前,福田有35家网吧设置有全天免费使用的“网吧公共电子阅览室”,接纳不同行业的弱势群体。

“虽然宿舍的环境不太好,也没有电脑,但是附近的这个‘网吧公共电子阅览室’真是个好地方。”来深圳不久的小舒说,“工作之余我会过来利用电子阅览室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准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同时可以了解到福田区的各种文化活动信息和各类招聘信息,寻找更多发展机会。”

孙平是一位厨师,他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看书,我也看不进去,没事的时候过来看一下美食视频,学习如何做菜,还能研究新的菜品。”

“以前借书要去图书馆,坐车来回不方便,借书数量有限,而且错过还书时间还要罚款。在这里看电子书,书的数量多还不花钱,只要出示身份证,随到随看,十分方便。”正在阅览室看书的小郑说。网吧工作人员还提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流浪者,“他们很多在这里是安静正常的读者,出了门依然恢复流浪者身份……这里俨然成为他们逃避外面风餐露宿的‘家园’。”

如今,始于2014年的“网吧公共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文化生活新空间。网吧可以让有需要的人免费使用数字图书馆;同时还可承担各类文化活动的门票预订、报名以及义工招募等部分社会服务的职能;智能终端不间断地为市民提供各类演出、讲座、公益活动等公共文化活动信息。在这里,市民无需借书证,也不用跑去图书馆就可共享、下载图书馆及互联网上的各类电子资源。

网吧老板凌先生说:“对网吧本身而言,客源增加了,营业额也上去了,上网人员结构的多元化,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福田区网吧协会发挥与会员企业联系广泛、熟悉情况的优势策划了这个项目,致力于为市民提供一个阅读、获取知识的新空间,推动深圳网吧转型升级,重塑网吧形象。”福田区网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付自虎介绍,“政府依托网吧的空间布局,没有建一间房、租一间房,就在福田建起了一个网吧阅览室系统有效地织密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节省了大量经费,实现了政府、网吧、市民、协会四赢的局面。”

“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网吧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保障市民文化权利,助推福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发力。”福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局局长简定雄说,“只有当城市弱势群体甚至流浪者都有权利平等享受公共文化设施、徜徉知识海洋的时候,才能体现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之高。”除了推动数字化阅读的普及,该项目还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尽量选取传统图书馆覆盖不到的城中村、人口密集处网吧,在接待人群方面也一视同仁,使福田辖区外来青工便利地享受到公共电子阅览服务。

福田区“网吧公共电子阅览室”项目自2014年7月启动以来,共有48家上网服务场所参与其中,为40万余人次提供了免费阅读服务,图书馆链接访问量超过200余万次。福田区计划下一步在全区更多网吧中推行该项目,使福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网吧公共电子阅览服务”。(刘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