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召开振兴川剧35周年座谈会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讯 (赵舒文 驻四川记者王雪娟) 6月2日,四川省召开振兴川剧35周年座谈会,四川及重庆的川剧界代表人物及社会各界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川剧未来的发展思路。

座谈会上,艺术家代表就川剧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获得者沈铁梅呼吁,要加大川剧生态圈建设,川渝两地的艺术家和院团要多交流,抱团组成川剧大军,向全国、全世界推广川剧。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说,川剧振兴的重点是出人、出作品、出效益,要充分认识振兴川剧的历史使命,打造巴蜀文化品牌。

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思源表示,四川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将川剧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采购服务产品等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川剧演出。下一步,四川将从人才队伍建设、剧目创作、川剧普及等方面着手,推动川剧创新发展。

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35年来,川剧事业按照“保护、继承、改革、创新”的新八字方针,在剧目创作、戏曲普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2016年,四川省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川剧传承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川剧舞台上共绽放出22朵“梅花”,全省建立了44所川剧传承基地,录制传统代表剧目上百余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