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工程维护团“强军文化”砥砺血性豪气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强军动力从何而来?

——陆军某工程维护团打造“强军文化”砥砺血性豪气

巍巍深山,虎气腾腾,陆军某工程维护团“强军文化”系列活动尽情释放着动人心魄的魅力。近年来,该团党委机关坚持用优良传统引领成长,用战斗气息激励斗志,用使命任务锤炼本领,广大官兵犹如一个个下山猛虎,蓄势生威,待令出击。

以文铸魂,坚定初心

作为坚守深山的工程兵,进山之初,每名官兵都有一腔报国强军、冲锋陷阵的豪情壮志。然而,守深山、度清贫的日子一久,有的同志心气没了、热情减了,工作干劲也大不如前。长期以来,很多官兵颇有感慨,深山环境闭塞、条件艰苦,每天与锹镐为伍、与山石为伴,总觉得缺少炮火硝烟味,一些同志甚至出现了“缓一缓、等一等、混一混”的思想。

“面对改革强军的时代考题,面对封闭艰苦的客观环境,我们官兵能不能稳住心神、耐住平淡,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难题。”团领导一语中的。身处深山,军人初心如何坚守?面对艰苦,老工兵精神如何传承?该团党委的答案简单而坚定:以文铸魂,用优良传统熔铸铁血丹心。

为传承优良传统,赓续英雄血脉,该团党委全力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将修缮烈士陵园、编纂团史、建设团史馆等项目纳入年度党委工作计划,多次组织官兵赴老工兵牺牲地、烈士陵园瞻仰祭奠,旨在用红色传统凝聚改革意志、培塑强军战魂。今年4月初,该团烈士墓修缮一新,规划严整、肃穆威严,基层官兵们分多批次前往祭扫缅怀,在烈士墓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感悟肩头崇高使命。

此外,每年新分配学员和新兵来到团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团队革命传统课,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团队荣誉室,一段段感人故事、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个个奋斗场景,让官兵们仿佛置身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光荣传统和先辈精神。在团队机关的倡导推动下,基层连队常态组织战斗精神歌曲学唱、红色军旅电影展播、战地文艺慰问演出,已然成为官兵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在该团一营,“读红色书籍、讲英模故事、做英雄传人”学习实践活动蔚然成风,“讲身边好故事”“为榜样点个赞”等群众性“学、讲、做”活动,官兵参与广泛、反响热烈,不断激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躬身实践。

以文聚气,激昂斗志

“来吧硝烟!来吧战场!……”走进该团基层连队,每天清晨,伴着激情澎湃的战斗组歌,戍山官兵们在铿锵豪迈的韵律中,开启新一天的工作生活。在团机关早晨开饭时,准点响起的军营广播,已经融入机关官兵每天的生活。现如今,军营广播已成为该团拓展文化阵地、激励官兵斗志的重要窗口。军号响起来、军歌唱起来、军语用起来、军事练起来,守山官兵们每天一起床就豪情满怀,生龙活虎。

受困于场地狭小,该团基层的基础体能训练也曾一度陷入“炒冷饭”的尴尬局面。在团队“强军文化季”活动影响带动下,“以文促武”“文武兼备”成为训练新常态。走进深山训练场,一股激情如火的训练氛围迎面扑来——冲山头竞速赛交战正酣、山路往返接力紧张刺激、掰腕对峙难分高下……一项项独具山区特色的训练活动释放着无穷魅力,趣味十足的训练场景好不热闹。

“军营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提振士气,增强战力。”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该团精心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军味突出、官兵喜爱的特色文化项目。“谁与争锋”三角拉力赛、“军营大力士”拔河比赛、“山魂杯”篮球对抗赛……一批既有趣味又有战味的文化活动按照时间节点一一展开,不管是单人出战还是集体比拼,官兵们都劲头十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尽显工程维护兵不怕苦、不服输的精武血性。系列活动的火热开展,既锻炼了官兵体魄,凝聚了部队士气,也极大激发了全团官兵的训练热情。

为了让战味更浓、兵味更足,基层官兵还自制百余斤圆木,备设巨型轮胎,搭设模拟障碍器材,助力日常训练,持续激发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热情。他们还在各单位显要位置张挂“军事训练龙虎榜”,涵盖10多个竞技体能项目,上榜的个个都是训练尖子。如今,走进深山,官兵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处,都充满着浓厚的打仗气息。

以文强能,砥砺前行

年初以来,该团机关为谋划主题教育系列配合活动,精心拟制“铸盾砺山魂”系列活动计划,为基层文化开展拟制路线图。机关统标准不统时限、统要求不统方式,统分结合让基层拥有了更多的操作自主权。

“不管上士、下士,首先是一名战士。”前不久,在向“大功三连”学习的“四查四看”活动中,该团二连一改以往座谈讨论、交流发言的老一套,将查看剖析改成“观点秀”和“辩论赛”。而九连则用一次别出心裁的趣味知识竞赛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化繁为简、寓教于乐。一阵新风激活一池春水,官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查摆问题、剖析思想、对表先进,比以往进行得都更加实在具体、主动自觉。

“文化活动不仅要让官兵玩有所乐,更要玩有所得。”团党委一班人始终认为,文化活动只有与教育管理相结合、与官兵成长相促进,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生命力。去年以来,该团业务部门结合单位实际,专门收集整理了适宜山区部队、便于分散条件下开展的五大类28个文化活动项目,围绕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单位类型、不同官兵兴趣、不同层次需求进行推荐,有效疏解了官兵训练施工的压力,减轻了戍守深山的孤寂,全团官兵守山乐业、爱岗敬业、建功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

摔打筋骨肉,锤炼精气神。在强军文化的浸染感召下,该团官兵不畏艰难、矢志拼搏,涌现出一批精武强能典型:严厉苛刻、血性十足的“虎教官”周平,自励奋进、百炼成钢的“全能战士”彭海波,专业知识一口清、问不倒的“技术大拿”管华友,初心不改、作风不丢的老工程师陈威……“向典型看齐、当维护尖兵”的精武氛围在全团愈发浓厚!

文化是一泓清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该团官兵在特色“强军文化”的熏陶下,校正价值追求,感悟肩头使命,激荡精武豪情。“强军文化”迸发出的不竭动力,正砥砺着他们在改革强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张培锋 孟晓丽 谷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