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市民都行动起来,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个家庭都行动起来,培育读书的优良家风;每一个单位都行动起来,形成读书的良好风气……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等单位主办的“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走进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机关、社区、校园。从宁海中学的诚信书吧到牟平区委党校的读书角,再到龙湖领导力发展中心随处可见的精美书吧,全民阅读在牟平早已蔚然成风。
担任专题片《光辉的历程》的策划、顾问,为电视连续剧《战雷神》和杨子荣纪念馆提供素材,再到成为《牟平文化通览》一书的文稿终审……牟平区委党史委原主任姜学会退休后仍然是个大忙人。从1994年退居二线至今,他还经常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学校讲党史、说模范,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截至2016年,已讲过150多场次,被授予山东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山东省党史学习教育优秀老干部宣讲员、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姜学会说:“讲党史是我的义务,弘扬红色文化是我矢志不渝的梦想,要把革命传统、英雄精神传下去、讲下去。”
为最大限度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丰富的书籍资源成为学生阅读的源头活水,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全天开放图书馆,实行“无门图书馆”制度,学生与好书零距离接触;在教学楼大厅的两面墙壁建立起大型开放式的“诚信书吧”和“共享书吧”;设立70个“走廊书吧”,在每个班级设置班级流动图书架。该校校长姜曰美说:“学校为了培养师生的阅读习惯开展的常态化读书活动比较多,比如图书漂流、图书跳蚤市场、读书沙龙、书店购书学校买单、阅读明星去采风、好书共享推荐等。”
为了让学生成为图书馆里的小常客,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启动了“项目阅读”工程,孩子们首先确定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然后走进校内外的图书馆,大量阅读、调查研究、撰写读书研究报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深入探索图书馆里的“宝藏”,最大化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还根据学生需要,开发了《跟着节气走》《国学就是生活》等校本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活对接,在实践中传承文化。“让丰厚的图书资源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时时有书读、处处有书读是我们举办这一系列活动的初衷。”姜曰美说。
牟平的大地上曾孕育出汉代“一钱太守”刘宠、明朝“外事公允,家贫如洗”的兵部尚书赵仁等众多志行修谨、清廉自守的清官,由此形成的廉政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牟平区检察院的走廊挂着检察文化名言警句300余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这几年来,我们将检察文化与牟平地域人文特色相结合,全面推进文化育检战略,构建以‘山海岛泉河’为载体的‘书香检察’文化,为检察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牟平检察院政治处主任孔志伟说,所谓“山海岛泉河”,就是山元素引领的红色文化、海元素孕育的传统文化、岛元素传承的廉政文化、泉元素滋养的主体文化以及河元素培育的民本文化。
最是书香能致远,最是墨韵能育人。2009年4月,牟平区委、区政府启动了“书香牟平”建设,同年10月,首届“养马岛读书节”拉开了牟平区全民阅读活动的序幕。牟平区全力打造市民文化服务、农民文化活动、干部培训教育三大读书活动平台,累计组织开展160余项主题系列活动。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少宁指出:“阅读推动社会进步是一个世界性的共识。‘养马岛读书节’是牟平区连续8年打造的读书文化品牌,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提升内涵修养、展示书香风采的舞台。希望牟平区不断加强‘书香牟平’建设,进一步提升‘养马岛读书节’的举办水准和品牌影响力,全面汇集各类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惠民,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劲的文化动力和坚实的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王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