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合作+成果落地
打造“双创”人才培训新生态
当“双创”牵手藏羌彝,当现代设计遇到特色文化产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7月13日至21日,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指导下,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联合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厅在贵阳市举办了2017年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题培训班,45位全国文化产业“双创”入库人才与46位贵州省内的优秀设计师、文创企业经营者参加了培训。
这是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首次驻足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也是“双创”人才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比这些更有价值的是,培训班不仅通过授课环节丰富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让设计师与藏羌彝特色文化资源、与当地文化企业进行了直接对接。结果证明,这些有针对性的交流与碰撞打造出了设计师、企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之间互动的生态。“这说明在‘双创’大潮的推动下,特别是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促进下,步入第四个年头的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站上了更高的起点,具备了搭建更广阔产业发展平台、甚至是构建产业发展生态的能力。”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周庆富表示。
工作坊:强化实操训练
除课堂授课和现场教学外,本次培训还有一项重头戏——工作坊。活动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原博担任导师,依托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组织了为期3天的实训演练:91名学员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分为6个小组进行了一场创意与灵感的激情碰撞。
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打造的集中发挥贵州文化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非遗传统展示、文化创意孵化、文化休闲与文化外宣等主要功能,以及促进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保护与传承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重要意义。通过吸引非遗传承人、平台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入驻,园区实现了文创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孵化、贵州非遗文化创新等目标,极大促进了贵州的文化品牌建设,推动了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在这片充满浓郁文化氛围与民族风情的园区,学员们的创意思路和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
在专家的现场指导下,学员们通过小组研讨交流与分工查找资料,相互了解彼此的创作方向,一个个选题渐成轮廓;这些选题以小见大,大多明确了与地域文化结合、与日常生活结合等选题原则,突出了文化内涵与设计品质,透着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
“双创”人才库成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设计总监历明明认为:“工作坊研讨模式主题明确,从创意、生产、运营、版权、渠道扩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模拟操作,让组员对产品越来越有信心,充满了正能量。”
不仅如此,架起了“双创”入库人才与贵州文创企业合作桥梁的工作坊,在短短几天内就催生了第一个商业合作意向:第一小组设计的文创产品“鲁博与雅优”还未出炉,便由本组学员——贵州省山沟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孝发抢先斩获;设计稿即将完成之时,商业合同书也已经准备妥当,实现了文创产品设计与落地的无缝衔接。
路演:成果转化提速
在7月21日结业式前,培训班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项目路演,6个小组分别进行了学习成果汇报与文创产品推介,活动现场成为充满创意与灵感的“梦工厂”。
第一小组的创意方案“彝族节庆文化表情系统开发与时尚运用”,通过“鲁博与雅优”这对卡通形象,让赛装节、插花节等彝族节庆文化步入了文化创意的时尚殿堂:婀娜多姿的舞步、“牛气冲天”的表情,融合“爽爽的”“酷毙了”等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彝族节庆文化表情包已经开始在学员间传播开来。不仅如此,该组作品在积极开发手机壳、手提袋等线下衍生品的同时,还主动融合AR、VR等文化科技效果,提升互联网时代的交互体验感受,使传统节庆符号更为鲜活。
第二小组开发的“‘黔趣染’儿童蜡染体验爱心公益包”精简传统,把贵州传统的蜡染工艺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程序简化,通过与蜡染传承人从概念、工艺、结构、定位、营销、采购、打样等诸多环节的深入探讨,最终摸索出适合蜡染传播的“新”工艺。同时,精简的蜡染工艺又巧妙的与儿童的创造力相结合,力求让繁复的蜡染走出作坊、走进课堂,号召“自己学,自己做,不仅仅带走别人的作品”,旨在用民族工艺来开发儿童的原创意识和动手能力,把传统非遗技艺带入寻常百姓家。
6个小组的作品既体现民族风采,又融合时尚元素,同时又体现着爱心、环保等理念,尽管只是各组3天速成的文创衍生品开发方案,也足以吸引当地企业的关注。在活动现场,许多贵州当地文创企业负责人已经向优秀创意方案抛出橄榄枝,活动现场俨然成为一场小型的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会。
央地合作:“双创”与特色文化产业的双赢
本次培训班不仅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央地合作,更通过“搭好台”,让“双创”入库人才与当地文化企业“唱好戏”。
短期的培训班很可能借由平台的成功搭建而变成一种长期的合作。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在当地文创企业的邀请下,带着自己的创意与灵感,分赴贵州各地进行实地采风,洽谈更深入的合作;同时,“双创”人才库成员的优秀创意成果与丰富的设计经验,也为当地文化企业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前沿的发展视角。
贵州漾式文化传媒董事长尹华政表示:“本次培训为贵州的文创企业打开了一扇门,学习到来自全国的优秀创业经验,也为贵州文创产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双创”入库人才、纯植物染色坊负责人李徽说:“贵州不愧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大染缸’,作为一位色彩设计师,以前只是埋头于学习国外先进的工艺,而忽视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的学习与借鉴。通过深入少数民族基层,让我了解到民族工艺的博大精深。本次培训,让我在贵州打开了全新的色彩世界!”
正如结业式上贵州省委宣传部文改文产办副主任卯涛所做的总结:“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双创’计划将文化创意和创新人才带到贵州,为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机!”
链 接
“双创计划”启动于2014年,由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指导下,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负责具体实施。项目实施三年多来,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1431名青年设计师进入文化部创业创意设计人才库,为挖掘、扶持青年创意设计人才提供了新渠道。通过实施“双创”人才扶持计划,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也成为文化部强化文创人才培养、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单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