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强区建设稳步前进

来源:中国文化报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

文化强区建设稳步前进

本报讯 (驻内蒙古记者阿勒得尔图)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自治区政府新闻办8月4日在呼和浩特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和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内蒙古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注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切实守好共有精神家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涌现了牛玉儒、卢玉宝、吉日嘎拉和廷·巴特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把每年9月6日确定为自治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草原(农家)书屋等八项文化惠民工程,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盟市级群艺馆、旗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苏木乡镇文化站覆盖率均达到100%,嘎查村文化室覆盖率达到96%,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016年,全区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2%,比1980年分别提高了45.9和96.3个百分点。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一五”以来,有200多部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多部文艺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一批作品荣获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大奖。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以民族文艺演出、草原文化旅游、广播影视作品等为主体,以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