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达90亿元,用户规模超3亿
网络文学:优质内容赋能生态发展
从“野蛮生长”到逐渐规范化、市场化的运作,发展了近20年的中国网络文学终于出现了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8月11日至13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超3亿。大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还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
此次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主要围绕“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的主题,针对如何引导网络文学正向发展、如何构建网络文学发展生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除了高峰论坛外,由阅文集团承办的“网络文学的传承与创新”、博易创为承办的“创想文化·传统影业与网络文学结合的产业突破”等分论坛也同时进行。其中,生态、内容等仍然是与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从文学样式到文化生态
时下,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样式,更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的方式影响着大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千余部,改编游戏超500部,改编动漫440部。
“这意味着,除了3亿多的网文读者,还有更多的人在看由热门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以及玩由网文IP改编的游戏。一个东南亚的合作伙伴就告诉我,最近很多越南年轻观众每天晚上看完中国电视剧《楚乔传》后才会去睡觉,越南民间甚至有不少自发的‘华剧字幕组’在做中国热门影视剧的字幕翻译工作。”论坛发言中,阅文集团原创内容总经理、起点中文网总编辑杨晨表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经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国内走向国际,积累起了充足的内容资源和产业体量。而由中国的网络文学所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也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现象。
对此,博易创为董事长宋海龙也认为,通过与影视、游戏、动漫等文娱产业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当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持续衍生出一系列自带“创新”属性的泛娱乐文化产业。“如果说在此前一些互联网应用中,国外的很多产品和经验给了中国同行以启示和借鉴,那么,中国网络文学行业以及由其所带动的一系列文化产品生态链的发展,则可谓独具特色。”在他看来,和其他行业一样,网络文学相关行业的价值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生产者和用户。一方面用户需求指引着产品的创造,另一方面生产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打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惟当二者之间不断转化,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后,行业生态逐渐形成,市场才能得以不断壮大。“而我国网络文学市场目前所取得的规模和生态效益,正是二者逐渐形成良性转化发展的体现。”他说。
仍需坚守内容价值
的确,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丰富了网络文艺形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拉动了产业链上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然而,要实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让创新模式发挥更大价值,仍然离不开整个网文产业生态的核心——原创优质内容的创造。在此次与会的众多网文企业代表看来,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进入升级关键时期,唯有传承对于内容价值的坚守,才能让整个网文行业的发展拥有更多、更大的可能。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在大会演讲中肯定了“如高山般隆起、似大潮般涌动的中国网络文学是构成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个重要表征”,但也指出目前网络文学仍存在精品欠缺等问题,而想要打造网络文学精品,重点就在于对网络写作者的引导,要引导写作者们树立文学理想、提升思想境界、关注现实题材、增强精品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为广泛发源于互联网的文化产品之一,网络文学的内容非常有活力,但也需要我们展开有效的引导,减少弯路和延迟。因此,如何产出类型更多元、价值观更正向、品质更优质的榜样作品,一直是我们在考虑和做的事情。”据杨晨介绍,在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支持下,阅文始终坚持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帮助旗下作家创造更多元且具备正能量的原创优质作品,为“全内容生态”战略不断赋能增值。“通过为500余万创作者打造更有力的平台,营造更好的创作氛围,我们希望帮助产业持续产出最专业和最具价值的内容。”他说。
九洲音像执行总裁、总编辑杜忠齐也认为,网络文学不能忽视正确的导向问题,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价值完美融合,要力求用正能量的作品吸引和打动年轻观众,形成良好互动。同时他还认为,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将有助于网络文学的良性传播,网络文学的创作应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宋海龙则表示:“对于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所有文创产品的创作,都应该秉持匠心精神。”
毋庸置疑,只有拥有好的内容,网络文学产业才有底气,才能为泛娱乐产业上下游源源不断地输出优质IP。近年来,凭借扎实的内容优势,以《择天记》《鬼吹灯》《琅琊榜》等为代表的网文IP改编已经成功实现了多点开花。一些优秀的网文IP甚至从“二次元”世界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比如与快餐店合作,推出《全职高手》里的“叶修套餐”等。
“我们相信,真正的IP不是几个数字,而是一种能让人凝聚和有无限拓展空间的文化,这才是网络文学的未来。”杨晨说。
(记者 周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