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麻醉师》全国巡演载誉而归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

话剧《麻醉师》全国巡演载誉而归

话剧《麻醉师》全国巡演走进新清华学堂

话剧《麻醉师》剧照

11月30日,话剧《麻醉师》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由西安演艺集团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话剧《麻醉师》,自去年4月首演以来备受好评,并先后荣获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麻醉师》的成功不仅是西安市、曲江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成果,也充分展示出西安演艺集团作为国有文艺院团的文化担当。

自今年3月起,《麻醉师》踏上了全国巡演的征程,短短5个多月时间,跨越19个省、直辖市,45个城市,行程逾两万公里,创造了陕西文艺精品“走出去”的奇迹。如今,载誉归来的《麻醉师》于11月30日和12月1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这部感人肺腑的正能量文艺精品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话剧《麻醉师》获高度认同

11月30日晚,西安易俗大剧院门口很早就排起长龙,数百本节目单被一抢而空,观众热情地等待着话剧《麻醉师》的演出。此次演出是《麻醉师》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后首次在西安亮相,也是继省外巡演后回到西安的首场演出,更是西安演艺集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省委副书记毛万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等陕西省领导以及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市长上官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键等西安市领导与千余名干部群众一同观看演出。

演出前,胡和平等省市领导会见了《麻醉师》总监制寇雅玲、制作人任雪迎及主创团队,高度肯定了话剧《麻醉师》为陕西取得的成绩,希望西安演艺集团能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高擎党的十九大精神旗帜,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当晚7点30分,伴随着熟悉的旋律,《麻醉师》的演出正式拉开大幕。原汁原味的陕西故事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主人公陈绍洋在生命垂危之际所展现出的奉献、坚守、挣扎与抉择催人泪下。话剧凭借平实动人的故事、精彩纷呈的演绎引人入胜,在演出过程中赢得掌声阵阵。

《麻醉师》创造了“四个唯一”

话剧《麻醉师》根据西京医院已故麻醉科副主任陈绍洋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他是医院的“拼命三郎”,创造了麻醉7万例无事故的纪录,却由于长期高负荷的工作,晕倒在手术台旁,经检查已是肝癌晚期。身患绝症的他在手术后依然战斗在医护第一线,指导学生科研。舞台上该剧重现了患者在病房、手术室经历的真实场景,也展现了一位高尚医生在救人和利己之间的抉择。

去年10月,《麻醉师》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勇夺第十五届文华大奖,成为西安市首获文华大奖的剧目,实现了西安在该奖项上的零突破。今年9月,在获得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后,该剧再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

在国家近年大幅压缩奖项设置的情况下,《麻醉师》勇夺两项国家级大奖实属不易,创造了“四个唯一”,即:西安市唯一一部荣获文华大奖的文艺作品、陕西省话剧界唯一一部荣获文华大奖的剧目、陕西省唯一一部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文艺作品、全国唯一一部荣膺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两项大奖的话剧。

开创陕西文艺精品“走出去”的新高度

阳春三月,正是“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好时节。西安演艺集团话剧院《麻醉师》拉开了全国巡演的帷幕,受邀参加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首届哈尔滨之春国际戏剧节、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等重要戏剧展演活动。第一轮巡演一路向北,从北京、黑龙江再到天津等6个省、直辖市的10个城市;第二轮巡演一路南下,并受邀参加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从6月22日在徐州音乐厅开幕到10月3日在湖北荆州凯乐大剧院结束,先后赴江苏、浙江、海南、云南等11个省的32个城市。近期展开的第三轮巡演横贯东西,受邀参加首届成都戏剧节、全国“名家名剧”展演等活动。

《麻醉师》3次巡演历时160余天,跨越19个省、直辖市,45个城市,行程逾两万公里,观众近11万人次。巡演时间之紧、演出之密、范围之广、观众之多、影响之大,创造了陕西文艺精品“走出去”的新高度。

巡演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部门、文艺单位、医疗行业、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剧场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行走不便的特殊群体,有武警官兵,有医务工作者,也有高校教师等知识分子。剧场门口常常一票难求,剧场之内掌声如潮。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和感动的泪水一次次表达着对《麻醉师》的赞颂。

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各地重要报刊等对话剧《麻醉师》巡演做了专题报道与深度专访。中央电视台以专题片《再现英模医生陈绍洋感人事迹》对该剧进行了详细报道。

以现实题材创作打动人心

2017年3月,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观演后表示:“这部剧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获得文华大奖很难,通过现实题材获得文华大奖更难,要在现实题材里面弘扬主旋律、塑造英雄人物从而荣膺文华大奖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三‘难’,你们话剧院都做到了。话剧《麻醉师》不仅把英雄人物立了起来,而且立在了观众的心里,是一部让人的心灵受到洗礼的话剧,也是一部让人发现心灵之美的话剧。主人公陈绍洋有三个‘不’:不为浮华所困惑,不为金钱所麻醉,不追求个人利益。”

清华大学网名为“午后窗台的猫”的观众说:“麻醉师用麻药麻醉患者,是救人;有些人用金钱麻醉思想,会害人。陈绍洋走了,但是他用生命把浮躁和信仰缺失的社会唤醒了。医患之间需要理解、信任、支持,需要这种感动和被感动的力量,我们相信‘陈绍洋们’的医者仁心,我们看到了陈绍洋精神构筑起的那座城市的脊梁。”

西安演艺集团董事长寇雅玲说:“作为一部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深情礼赞的作品,该剧力求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创作团队在陈绍洋真实感人事迹的基础上,完成了由生活向艺术的升华,塑造出了一个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当代军旅医生的艺术形象。《麻醉师》巧妙地把光耀生命之灯留给了每一位观众,是呼唤,是批评,是反思,更是前行的方向,升华着普通人的生命乐章……”

任学武

(《麻醉师》剧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