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地冬春文化惠民活动陆续启动。一些演出开始前,经常有“领导致辞”环节,其中存在一些照本宣科、寡淡无味、无关主题的致辞内容,其存在意义值得怀疑,也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笔者亲历过一件事。一家省直院团到村里演出,开场前的致辞足有20多分钟。其顺序是,演出地所在县的文化局长主持并介绍出席嘉宾,镇党委书记致辞,分管文化的副县长讲话,院团负责人作讲话。然而,“开场前说两句”的内容冗长无味,几篇致辞重复率较高,对群众而言缺乏吸引力,且耗费了时间。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简单介绍活动意义和节目内容,然后开场,或许更受群众欢迎。
这些年,各地下乡惠民演出的场次不断增加。尤其进入冬季后,抓住务工人员返乡、村民农闲的时节,多地都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活动初衷是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进而凝聚民心。百姓大冷天聚集到露天广场,是为了看演出,而不是来听课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就惠民演出而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给群众奉献精彩的节目,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让群众通过听、看感受文化发展的成果、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那种领导冒着严寒讲、群众心不在焉地听的致辞环节,少点也罢。当然,如果致辞很生动很精彩并且长短适宜,观众也会欢迎。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