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海外“欢乐春节”活动陆续拉开帷幕,由中国国内文化艺术机构带来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深受欢迎,彰显了走进新时代的崭新中国风貌和中华文化的璀璨瑰丽。
丹麦:“欢乐春节”庆祝中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1月20日晚,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和丹麦外交部在哥本哈根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厅联合举办庆祝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暨2018“欢乐春节”活动。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为活动发来视频贺词,祝福中国人民农历新春快乐,祝愿丹中友好关系在新的一年更加密切。丹麦主管北欧合作、平等事务和渔业大臣卡伦·克洛赫,首相府副常秘迈克尔·克里斯滕森,北欧部长理事会秘书长惠布罗滕等政府官员、军方和商界代表,以及多国驻丹使节,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等千余人出席活动。
中国驻丹麦大使邓英致辞时回顾了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双方务实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深化中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黄金机遇。她希望未来双方不断拓展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维度,打造中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绚烂精彩的第二个10年。克洛赫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丹中关系发展良好。中国的彩灯刚刚“点亮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将作为主宾城市参与“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期待更多丹麦设计走入中国。
邓英与克洛赫共同触摸舞台上的水晶球,通过大屏幕向来宾们展示“点亮哥本哈根”活动的精彩时刻——200多个精致的中国灯笼在哥本哈根最繁华的商业街被点亮,商家在橱窗内悬挂中式彩灯,向顾客分发中国福字红包,为丹麦的冬夜带来喜庆热烈的中国“年味儿”。
来自吉林省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奉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丹麦著名歌手玛利亚演唱了中国歌曲,现场气氛热烈友好,其乐融融。
活动期间,由志愿者扮演的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与观众热情互动,并赠送中国农历狗年吉祥物。候场区布置有鱼皮画、树皮画、剪纸、手绘灯笼等中国非遗展览,参观者可以和中方艺术家近距离聊天,并品尝中国传统美食,体验中国文化带来的美好视觉和味觉享受。
波黑:开启“欢乐春节”中东欧五国巡演
“欢乐春节”歌舞表演1月20日登陆波黑历史文化名城萨拉热窝。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演出既让当地华侨华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家乡年味,也让波黑民众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晚,可容纳约500名观众的萨拉热窝人民剧院座无虚席,连过道也挤满观众。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演员们奉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舞剧《傩·情》,以飨观众。
基于中国原始祭礼创作而成的《傩·情》舞剧将千年传说中的傩神与现代舞台美术相结合,充满中华文化的古朴气息和期盼美好的寓意。整场演出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东萨拉热窝大学汉学系主任卜雅娜和近20名学汉语的在校大学生观看了此次演出。演出结束后,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很高兴我的学生有机会观看这么精彩的演出,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东萨拉热窝大学汉学系中方教师崔秀仲介绍,近年来波黑年轻人学习汉语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愿日益强烈。“欢乐春节”活动恰好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
除了萨拉热窝,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演员们此前还在波黑南部城市莫斯塔尔演出。波黑是2018年“欢乐春节”中东欧五国巡演的第一站,随后他们还将赴克罗地亚、波兰、爱沙尼亚和阿尔巴尼亚4国巡演。
韩国:《“欢乐春节”中韩友好音乐会》亮相首尔
2018年《“欢乐春节”中韩友好音乐会》1月21日下午在首尔世宗文化会馆大剧场举行,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本场音乐会是2018年韩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一,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韩国亚洲经济新闻集团、韩国金融产业研究院和中国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中韩机构共同主办。
在音乐会上,女高音张怡、男高音唐竹雅和朱智等中方艺术家,以及女高音姜惠晶和陈仑熙、男中音高圣贤等韩方艺术家相继登台,演唱了《我爱你中华》《乡音乡情》《金达莱》《漫步路上》《啊,我想要的生活》等作品。韩国钢琴家金俊熙演奏了著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为观众献上新春祝福。
“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是中国文化部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各地文化团体和驻外机构在海外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2010年以来,中国文化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每年春节前夕都在韩国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在向韩国民众介绍和展示中国文化的同时,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密切中韩两国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越南:乌兰牧骑首秀赢满堂彩
“感觉自己在辽阔的草原上飞起来了!”今年37岁的河内市民黄玉阮红激动地说。她刚刚在越南首都河内的越中友谊宫观看了由中国内蒙古艺术团为越南民众和华侨华人献上的“欢乐春节”文艺表演。
1月20日的越中友谊宫剧场座无虚席,演出由群舞《来自草原的祝福》开场,身穿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姑娘小伙在台上飞舞旋转,明艳的衣袍和精致的头饰在不断变幻的舞台灯光下折射出绚丽的色彩。随后,意境悠远的呼麦、饱含深情的长调、节奏动感的马头琴、充满张力的群舞轮番上场,一股来自草原的劲风扑面而来。
蒙古族独特的呼麦唱法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曾赴俄罗斯、法国等地演出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的呼麦手其勒格尔以一曲《图瓦旋律》收获了不少越南“粉丝”。
“呼麦令我印象深刻!我真的很想知道歌手是怎么从喉咙里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家住河内市东英县的何文盛说,演出充分展示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独特文化,让越南民众了解了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他们自由奔放的精神世界,“希望越南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好,今后两国人民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并享受今天这样的文化艺术交流。”
内蒙古艺术团团长张雪冰介绍,考虑到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此次来越演出选取的节目以最具表现力的蒙古族歌舞为主,以便更好地传递对越南人民吉祥美好的祝福。参与此次演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演出团队,这也是乌兰牧骑首次赴越演出。为了使节目更加原汁原味,乌兰牧骑从国内带来了很多精美的蒙古族服饰,还安排演员客串模特上台“走秀”,向观众展示科尔沁等草原部落的传统服饰。
对这支主要由“90后”组成、约八成是大学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乌兰牧骑演出团队来说,文化交流是双向的。1991年出生的马头琴手苏玛拉和队友们这次为越南观众带来了《奔腾的黑骏马》等原创曲目,他本人则对越南传统乐器独弦琴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来越南看到了很多之前没见过的乐器,希望以后能多和越南艺术家同台演奏”。
1月20日下午在河内的首场演出也是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庆祝中越建交68周年暨迎春节文艺招待会的一部分,当日下午、晚间在河内连续两场演出之外,乌兰牧骑次日还在越南南定省进行一场演出。
(综合新华社记者石寿河、吴波、袁亮、耿学鹏、陆睿、王迪、陶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