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革命老区河南省西华县艾岗乡铁炉村分外热闹红火。河南省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千车百场服务团”的文化志愿者第三次来到这个贫困村,展开新春文化演出送温暖活动。在脱贫攻坚打硬仗的时刻,文化志愿者与村民们沐浴着文化扶贫扶志的春风,共同吹响唢呐、擂动锣鼓、跳起广场舞、竞技彩扇舞,绘出了一幅文化精准扶贫、坚定文化自信、同心奔小康的绚丽彩图。
与此同时,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由河南省文化馆32支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与万名文化志愿者组成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共110多支小分队,迎风踏雪,满怀激情地来到一个个乡村文化广场、扶贫创业基地、黄河滩涂、贫困户家庭、敬老院、扶贫车间等,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当地特殊群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今年1月,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河南省基层乡村脱贫攻坚任务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有短板的实际情况,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文化馆、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河南省合唱协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全省1.6万名文化志愿者,于1月17日至3月18日在河南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学习十九大 欢乐送万家”——河南省百家乡村音乐厅春节百场文化惠民活动、河南省文化馆32支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基层文化均等化百场演出活动(简称双百活动)。整个活动以河南各市县乡组建的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志愿者合唱组织、已经建成的109家“乡村音乐厅”为依托,紧紧围绕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的主题,面向基层乡村展开,通过实施“满足特殊群体新需求、搭建文化共享新平台、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径、书写效能提升新篇章”,力求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贫困乡村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进而进一步促进文明河南建设。
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文化扶贫助推文化小康,做细做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活动之前,河南省文化馆先后组织了三次调研活动,找问题、想对策,同时召开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负责人座谈会,把采取措施满足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打通文化扶贫“最后一公里”作为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的重要任务和新课题。
此次活动中,河南公益无限黄河演艺团的38位文化志愿者分成6个送文化、送温暖小组,先后走进常年看不到演出的6个残疾人家庭、专业生产户和敬老院展开演出和文化服务。
王松魁夫妇在黄河滩涂养了7年羊,2017年他家的存栏羊达510只,然而年节期间别人看戏、看电影的时候,他们却不能离开自家的羊群。今年两节期间,河南公益无限黄河演艺团之温县黄河文化志愿豫艺团的轻骑兵来到黄河滩涂进行慰问养殖户专场演出,为他们送来了文化阳光。
据了解,这38位文化志愿者此次用20多天时间,为敬老院、特困户、种养殖户等群体送上了16场演出,受益群众达2600多人。
确山靖宇文化志愿艺术团针对特殊群体,精心组织编排了慰问农民工专场演出、大手牵小手少儿专场演出、乡村音乐厅专场演出等6场文艺演出,宣传党的政策,传递正能量,激发群众创业劲头。其中柳琴弹奏《盘龙山下扶贫花》《三里河畔》、小品《悠悠艾草香》成为确山县文化扶贫扶志的优秀节目在各乡进行巡演。
西华县“千车百场服务团”根据本县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将167名文化志愿者分成6个演出服务队和若干个小组,运用大型舞台演出车、中巴图书阅览车、电影服务机动车开展文化服务,只要群众点单,文化车就进行“特快专递”。今年春节前后,他们仅为革命老区、贫困村提供的文艺演出就达113场,受益观众达3.3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新春的和风里,河南省1.6万名文化志愿者送进基层的各种春节文化惠民活动达450余场,令29万群众获得了精神愉悦。
李道畅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