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精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你点我送 你需我有 因人施策 因地制宜

深圳龙岗:精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全国两会闭幕后,深圳市龙岗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实际谋划区域发展,全力把龙岗打造成为深圳的创新、产业、文化、共享、民生、生态高地。“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龙岗区委书记张勇表示,要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拿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全市、全省、全国发展探索经验。

向全国人民献上一份精彩答卷,龙岗底气足、信心满。该区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强区,将保障百姓的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来抓,着力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文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艺汇演、体育培训、公益电影等惠民活动送到最基层,让辖区居民畅享文化福利,实现由工业大区向“文体高地”的美丽嬗变。

龙岗辖区的学校、文化园区、高新产业园众多,对高雅艺术有着旺盛需求。3月21日,龙岗2018年“美好生活·文化践行”系列公益演出活动在天安云谷拉开帷幕,在连续3个多月的时间里为在校学生和园区白领送去古典音乐会、迷笛音乐会、笑时代脱口秀、文学艺术读剧等15场文化精品演出,确保追求高雅艺术的居民能在紧张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便捷地享受轻松惬意的美好生活。

坚持“标准化”但不搞“一刀切”,龙岗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通过“你点我送、你需我有、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等举措,立足群众需求和本土特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2年,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开始实施“你点我送”文化惠民工程,采取精准服务搭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享”的公益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由于送去的文化产品接地气,与百姓需求对等,“你点我送”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越办越大,受益人群越来越多。活动由最初的2200多场增加到2017年的1.3万多场,服务范围从街道、社区拓展至工厂、企业、医院、学校、机关等单位,培训内容由戏曲表演、广场舞、摄影、声乐等课程延伸到讲座、展览等服务,服务场地从文化场馆拓展到居民的家门口。“你点我送”也因此连续多年被列为龙岗区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工程。

为了转变政府职能,龙岗区文体旅游局整合各方资源,采用竞标方式选取不同的社团组织参与承办“你点我送”活动,既提高了服务质量,又调动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文化需求就像穿衣吃饭,各有所需各有所求,你不能说我跳广场舞就是低俗,你听交响乐就是高雅有品位。”刚刚走出舞蹈公益培训班的布吉居民黄美丽说,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文化惠民任务,盲目送戏,结果是一些观众在室外交响音乐会现场打瞌睡、一些观众在蹦蹦跳跳的嘻哈演唱会中翻白眼,浪费了财政资金又伤害了群众感情。“龙岗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政府按需配送,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都是居民说了算。”黄美丽说。

哪里有文化需求,哪里就有政府的公益惠民行动。龙岗区文体旅游局经过周密调查,发现看电影是辖区400多万外来工放松娱乐的最好方式,但是影院较高的票价让他们望而却步。于是在1997年,龙岗区开始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将免费电影送进工厂、工地、社区等外来工聚集密集区域,保障该群体享受文化福利的权益。并逐步将公益电影送进军营、校园、影城、敬老院、周末广场等场所,20多年来累计放映8.53万余场次,观众超过6.8万人次。

龙岗是广东传统的体育大区,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为了规范指导,让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龙岗区文体旅游局通过“你点我送”活动提供免费体育公益培训项目。培训采用定点培训和送教上门两种方式,区文体旅游局确定时间、地点和课程,群众根据需求报名后在规定时间参加培训。或由企事业单位集中报需求、定时间和地点,区文体旅游局安排教练上门培训。另外,区文体旅游局对评选出的36家健身服务点每月补助一定经费开展公益培训、健身指导等活动,同时增加投入推出公益夏令营、冬令营和校园足球提升计划。2017年,龙岗共开展公益健身培训活动4750余场,服务人次达60.5万人次。

党的十九大以来,龙岗区文体旅游局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等中央精神,举办了第二届楼宇马拉松赛、深圳市第九届全国极限飞盘邀请赛、“东部中心·龙岗坐标”2017年城市定向赛、第四届户外运动休闲节、第二届深圳(龙岗)科创动漫+年华动漫跑、趣味田径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417场次,平均每周达8场,巩固提高了参加公益培训人员的专业技能,激发了有运动潜力的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

蓬勃开展的群文活动,必须有完善的文体场所和设备做支撑。龙岗大型体育场馆较多,但基础文体设施不足。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利用居民小区闲置的边角地、插花地等小块土地,投入小笔资金建成了一批小球场、小文体广场、小文体公园“三小”便民文体设施。还在新建的公园、社区等“见缝插针”植入文体设施和健身路径,为居民提供日常的文体活动场地。目前,龙岗已初步完成“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四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体系建设,近年新增公共文体设施面积达50万平方米,“10分钟公共文体服务圈”正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龙岗区逐步推进区体育中心、大运中心等大型文体场馆免费公益开放,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阵地。2017年,区体育中心免费服务市民10.8万余人次,大运中心全年免费开放时长达1.5万小时。区体育中心还承担了全区主要的全民健身活动及公益培训场地服务,并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为市民提供在线订场和网上支付服务。大运中心免费开放项目涵盖足球、游泳、水上乐园等多种经营业态,符合政策条件的老年人可免费使用所有项目。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龙岗文化发展为了龙岗人民、依靠龙岗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龙岗人民共享”,在2017年12月龙岗区委、区政府出台的《龙岗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深圳东部文化高地2021(实施方案)》中,特别强调要“对接市民文化需求,提升惠民服务品质。开展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绩效评估制度试点,全面了解和掌握广大市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及公共文化服务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龙岗通过实施精准化文化服务,基本实现了政府、社会、市民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但依然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体设施布局不均衡等问题。“把人民对更优质公共文体服务的向往全部变为现实,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谋划,花更大功夫落实。”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刘德平说,龙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区情进一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普惠型、质量型文化高地。

陈建平 易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