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应对网络侵权显实效

来源:中国文化报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市共查办涉及版权类案件220起,罚没款226.82万元,收缴非法出版物373.7万余册,侦破侵权盗版大案要案成果丰硕。

近年来,文化市场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侵权盗版都呈现出跨行业、跨区域、分工细、分布广等趋势,网络新业态新领域的侵权问题层出不穷,办案人员积极学习、快速响应,迎战网络新形式带来的侵权新问题,取得实效。

抓大案、办要案成效显著

“打假卫士、维权先锋”是2017年中信楷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送给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的锦旗和感谢信上的话。这一年,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协调相关部门,现场查获侵权盗版《注册金融分析师》等图书近4万册,为相关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少儿类图书一直是侵权盗版的重灾区。2016年9月5日至30日,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8·08”专案中核查6个库房和两家书店,扣押涉嫌非法出版物图书350万册,涉嫌侵权盗版图书涉及出版社54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4名。该案成为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领域破获的数量最大、案值最高、涉及面最广、涉少儿出版物种类最多的制售侵权盗版少儿类出版物案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针对图书的侵权盗版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有人试图通过网店销售盗版图书。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李树江表示,这类案件形式隐蔽取证难,操作简单危害大,体现了当前盗版侵权案件由线下实体到线下、线上结合的发展趋势。

新业态、新领域保护有突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侵权类案件呈现新兴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

2017年4月,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接到举报,通过调查认定北京优阅盈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向5所大学图书馆销售侵权电子图书。本案的投诉方是国外知名大学出版社和教育公司,在国际学术界、教育界均有很大影响力,该案的成功办理彰显了中国政府版权保护的决心。另外,此案中的侵权产品属于受众较少的学术类电子书,目标市场总量较小,易成为版权保护的盲区。

2017年,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办理了全国首起利用VR技术传播盗版影视作品的案件——北京橙子维阿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从2016年7月起,这家公司在其开发的“橙子VR”APP上提供《蚁人》《速度与激情7》等共6部影视作品的点播服务,被权利人美国电影协会举报。基于侵权事实,该公司被处以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这是我们第一次用VR设备举证。”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五队队长刘立新透露,首先,这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及专用VR设备;其次,盗版内容在APP平台播放给取证增加了难度,相较于电脑页面域名的唯一性,直接证明盗版内容属于特定APP要困难得多。“通过抓包软件,我们将手机连接电脑逐帧播放内容,证明影片在他们的APP服务器上,侵权事实清楚。”刘立新解释。

跨行业、跨地区协作筑屏障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跨行业、跨地区协作的“五网一体”工作机制,协调联动网、协同保护网、社会监管网、预警监测网和技术监控网五网发力,为版权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将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纳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在全市、区建立了工作例会、舆情会商、重大案件督办、信息交换共享等协调联动机制;在协同保护上,与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地建立并深化“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开展执法协作和交叉检查;在社会监管上,北京建立了一支近700人的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全市35家重点单位(产业园区)、329个街乡镇、6328个社区村“扫黄打非”工作站均实现建站挂牌,近万人的专兼职管理队伍全部到位;在预警监测方面,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试行建立版权保护预警机制;在技术监控方面,北京市通过签订行业自律公约,要求在京互联网企业提高签约作者及内容编辑人员准入门槛和技术监控水平,规范网络文化作品转载行为,并加大投入力度,完成了网吧监控系统、网上办案系统建设。

“五网一体”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各级执法部门、产业协会与企业以及社会群众的力量,兼顾了执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综合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为北京市文化市场筑起了一道抵御侵权盗版的坚固屏障。

刘 仁 本报记者 李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