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艺芹 记者洪伟成)围绕“发挥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枢纽平台作用,推进居村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提升”的主题,上海市文广局日前召开了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二季度工作现场会。
会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体现了上海现代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各区在因地制宜、推进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发挥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第三级的枢纽平台作用,注重打通资源、汇聚资源。从今年开始,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转化为既要承接辐射又要辐射居村的枢纽平台,居村第四级将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终端,所有服务资源都要下沉。同时,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要做内容集成、内容创新,把丰富的文化产品输送到居村。
会上,“公共文化服务标识”首次发布。今后,上海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都将会有这个醒目的标识。
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尼冰宣布,今年6月,实事项目将进行第一批验收,预计有3000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要完成验收。创建验收指标体系共分功能提升、设施完善、运行保障及加分项目四部分。市文广局将委托第三方测评市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