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嘉鱼
咸宁市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
嘉鱼春晚舞蹈表演《洗衣歌》
“嘉鱼文化云”启动仪式现场
嘉鱼县图书馆
乡村春晚
簰洲湾八一文化广场
文化精准扶贫下乡演出
敬一丹参加嘉鱼全民阅读活动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古老的《诗经》赐予嘉鱼不老的美名。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隶属武汉城市圈,素有“诗经古城、二乔故里”之称,在10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化沉淀丰厚,蕴藏着南宋文化、三国文化、呜嘟文化、红色文化、说唱文化、鱼文化等特色文化遗产。近几年来,嘉鱼县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创建“长安杯”等殊荣。嘉鱼县以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以文体服务为重点,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的原则,加快流动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书写了嘉鱼公共文化示范服务的新篇章。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
实现文化设施均等化
均衡配置文化设施。2016年9月,嘉鱼县政府投资2.02亿元建设的2.3万平方米的文体会展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内设文化馆、剧场、博物馆、体育馆;投资120万元的二乔百姓舞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300万元的嘉鱼县非遗馆已进入布展阶段;投资近1200万元的嘉鱼县博物馆完成了设计和招投标,正在布展;2017年,投资200万元完成全县8个镇文化站提档升级,为各镇文化站建起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配备了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设施设备,全县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按照精准扶贫惠民政策要求,全县8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智能广播“村村响”全覆盖。
重点打造示范工程。嘉鱼县配套500万元,在镇、村、社区实施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广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儒家文化传承示范点;通过打造各示范点的不同文化特色,带动了各镇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当地文化发展。
全面推进免费开放。2016年来,嘉鱼县图书馆共向读者推荐各类图书2000余种,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放借阅证1万余个,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全民阅读活动,主动走进图书馆。此外,嘉鱼县还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九八抗洪纪念馆”,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维修改造老剧团排练厅,并常年对外免费开放,扶持“戏曲协会” 等常驻文艺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戏曲进校园”的主力军。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推进文化服务社会化
积极引导社会融资。嘉鱼县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办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联乐集团主动出资300多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的四邑村乡贤文化广场,带动了乡贤文化产业在当地的蓬勃发展;引导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簰洲湾八一文化广场,创造了民间捐巨资建文化广场的奇迹;湖北田野集团主动投资3000万元在官桥村八组兴建了思源文化广场、篮球场、网球场等文体设施,常年免费开放,形成了“文化兴村、文化育民”的环村旅游新景观。
拓展服务管理模式。嘉鱼县积极推进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制,推动文化馆、博物馆等场馆的水电、安保、监控等方面由社会团队参与管理;此外,还大力支持二乔影院、凯森影城等民营演出院线的建造运营,鼓励社会力量在有条件的乡镇和中心村建设私人图书馆和报刊亭,并鼓励他们参与出版物发行分销服务。
创新文化活动内容。2016年9月2日,嘉鱼县图书馆与湖北省图书馆同步开播《长江讲坛》,并开通长江讲坛APP,满足了读者随时随地观看《长江讲坛》视频资源的需求。2017年第22个“世界读书日”,嘉鱼县图书馆、新华书店联合推出的“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免费为读者提供图书3000多册。中央电视台《大手牵小手》栏目组走进嘉鱼县实验小学,敬一丹、鞠萍等央视主持人参加“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嘉鱼”活动周,为实验小学捐赠了少儿读物2000册。
注重培育文化惠民。2017年,嘉鱼县将“香城大舞台”乡村春晚建设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重要项目,大力引导推广萌生于民间、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的乡村春晚模式,实行“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2018年春节期间,全县共有50多个行政村自办乡村春晚,100多名农民导演和5000多名“村晚民星”登台表演。嘉鱼县持续开展“文化扶贫”新春下乡慰问演出、“送春联·看表演”新春文化赶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文化进万家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全年送电影下乡1000多场,送图书下乡8000余册;同时,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南嘉中学开办呜嘟培训班,培训学员300余人,举办“戏曲进校园”演出40余场。
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新模式
促进文化供应数字化
开通数字平台。嘉鱼县2016年开通“嘉鱼文化云”,这是湖北省首家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也成为嘉鱼县推进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一大特色。目前,“嘉鱼文化云”已实现电脑PC端、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同时在线服务,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和存储,使全县人民充分享受到包括文化资讯、活动预告、云直播等13个方面的数字文化服务。咸宁市第一届运动会开闭幕式、全县广场舞大赛、新年音乐会、戏曲春晚等重大文体活动,“嘉鱼文化云”同步进行了直播,反响热烈,影响广泛。
延伸数字功能。2017年初,嘉鱼县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无人值守图书馆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此外,嘉鱼县文化馆积极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建设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数字文化馆的实践与探索,将文化馆各项功能搬到网上,拓展和延伸了固定文化设施功能,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还连续几年举办了“嘉鱼县广场舞比赛网络评选”“乡村春晚网络评选”等活动,既保证了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也扩大了活动影响力,实现了品牌影响最大化,传播效益最大化。
数字服务覆盖城乡。2017年,嘉鱼县图书馆“文化下乡工程”把电子资源数字触屏机安装到各镇人多密集的场所;在全县八个镇设立了数字图书馆分馆,在簰洲湾镇文化站、潘家湾镇四邑村率先建成无人值守图书馆,实现县、镇、村三级通借通还。嘉鱼县文化馆积极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在二乔公园和全县八个镇建立了数字文化馆分馆。集学习、交流、娱乐、健身、休闲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嘉鱼县平安智慧文化广场的建设已被列入2018年嘉鱼县政府十件实事,项目将覆盖全县15个文化广场,面积达5万平方米。
大力开发公共文化服务特色产品
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结合
融合文化旅游资源。嘉鱼县对二乔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与开发,出版了共30章5万多字的二乔传记《嘉女二乔》,并以二乔文化开发为载体,以二乔公园为品牌,对公园进行深度开发;借助赤壁古战场驻扎营地在嘉鱼的影响力,搜集整理相关史实素材,打造嘉鱼三国文化,形成清晰的三国文化脉络,让人们在享受文化服务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力度。嘉鱼县出台一系列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启动具有一定文化底蕴但损毁严重的文物复原修缮工程;对省级文保单位净堡桥桥体进行了复原修缮,并结合净堡国家乡村公园项目对周边环境进行维修改造;把文物资源和旅游价值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提升文物的游览和观赏价值,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科学规划文化旅游线路。嘉鱼文物单位分布分散,交通不便,比如净堡桥、簰洲湾九八抗洪烈士陵园、米埠暴动遗址等都比较偏僻,嘉鱼县文体广电新局统筹全局,科学规划,目前已形成了3条特色的旅游线路:缅怀先烈红色旅游线、九八抗洪沿江红色旅游线、三国古迹旅游线。
精心打造体育健身品牌。嘉鱼县文体广电新局大力推广群众网球运动,培养网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网球专业人才,承办国家、省级网球赛事,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举办省级业余网球公开赛,开发网球产业,重点打造“嘉鱼网球”体育健身品牌;通过2017年、2018年连续两届成功举办“环三湖连江”四分马拉松赛,打造了“嘉马”全民健身品牌;同时,还积极发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户外运动等全民健身运动,把嘉鱼发展成体育健身旅游目的地。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增强公共文化可及性
强化人才配备。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志愿者相结合的管理服务人员。8个镇综合文化站(镇文化服务中心)共配备“以钱养事”岗位16个,即8个事业编制和8个公益性岗位,编制放在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实行“县聘县管镇用”,目前已经进行公开招考,每个文化站至少有4名工作人员(含2名社会聘用人员);同时,培育农村人才,每个村都配备有文化员;此外,分门别类建立了6个门类的文化队伍,即管理服务队伍、广场舞队伍、戏曲爱好者队伍、美术书法爱好者队伍、读书(科普)爱好者队伍、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群众参与面超过了村(社区)居民的60%以上。
强化志愿服务。嘉鱼县从退休人员、在校大中学生、社会文艺爱好者中招募1000多名文化志愿者,组建了文化志愿者队伍,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对文化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和规范管理,经常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志愿者成为专业艺术辅导的有力补充。嘉鱼县文化馆组建的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坚持下乡演出,每年达300多场。
强化业余队伍。全县目前已培育各类文化队伍220多支,其中管理服务队伍16支、广场舞队伍70余支、业余剧团40余支、书画队伍20余支、读书队伍30余支、志愿者队伍50余支,参与人数达6万多人;对这些基层文化队伍定期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打造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增强了文化的可及性和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嘉鱼县公共文化示范创建工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2017年,嘉鱼县文化馆、簰洲湾镇文化站获得“全省最美文化馆(站)”称号;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嘉鱼县文体广电新局获得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嘉鱼县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在湖北省交流推广;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荣获“全国读书用书示范村”称号;“书香嘉鱼 全民阅读”活动、“香城大舞台”乡村春晚文化服务品牌,被央视少儿频道、新闻频道予以报道。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嘉鱼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强大决心、敢打硬仗的必胜信心,奋力书写嘉鱼公共文化示范服务新篇章。
(本文由李协萍采写,嘉鱼县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文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