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开班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苏锐)5月7日,由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实施的“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开班。

这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时长两个月,30名学员将通过学演结合的模式,系统学习五音戏唱腔及表演技巧。

五音戏是鲁中地区独有的剧种,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著称,素有“北方越剧”的美誉。五音戏在淄博市及周边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仅淄博市目前就有超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五音戏剧团。

本次项目实施期间将采用学分制和导师制,为每一名学员建立艺术档案、安排一名专家作为专职导师。培训将开设“五音戏概论”“五音戏表演”“五音戏代表剧目鉴赏”“鲜樱桃经典唱段音配像观摩赏析”“肘鼓子声腔系统概论”等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结束后,培训班拟采取以赛代练的形式,举办优秀学员五音戏经典唱段演唱会,并推荐其入选五音戏人才储备库,为其开展长期的、专门性的定向培养。

五音戏现存传统剧目170多出,其中不乏经常上演的《王小赶脚》《拐磨子》《彩楼记》《王二姐思夫》等30多出全国知名剧目。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通过实施戏曲进校园、编印五音戏课本、出版学术专著、开展鲜樱桃经典唱腔音配像工程、外出巡演等形式,不断深化戏曲“走出去”战略,为五音戏的传承与发扬积淀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吸引了众多年轻艺术人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