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了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非凡意义,提出了新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它不同于其他任何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之上。立场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立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是全世界最多数人的立场,从根本上说,就是全人类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时刻关注和思考着人类的命运,他的著作也充溢着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怀,展示出其他任何思想都不具有的胸怀和体量。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共同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引发了思想界的伟大革命。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为劳苦大众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和方向,为人类社会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途径。马克思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处理一切问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强有力的理论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高度评价,赞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纵观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没有哪种思想能如马克思主义这般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和变革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今天,马克思主义所阐发的一般原理依然具有真理性意义,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学精悟透,应用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去,让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伟大的实践中绽放出新的耀眼光芒!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曾说过:“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用这句话来形容马克思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同样是十分恰当。对于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更是指引中国由屈辱、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明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赢得了民族解放,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纵然有康有为、孙中山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奋起探索斗争,但依旧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德国诗人海涅曾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要冲破旧制度的牢笼,不仅需要雄厚的军事力量,更需要在思想上进行武装。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而且一经成立便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步步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离不开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努力奋斗,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精神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崛起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个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让中国找到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将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稳步前进持续提供科学的理论和行动的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一紧要关头,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我们就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时代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前人无法想象的成就,做成过去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下我国的现实情况有机结合才得以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所作的重要讲话,处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耀眼的真理光芒,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现实问题,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英国和德国先后四次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千年人物”“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在四次评选中马克思都备受推崇,这些都足以说明,马克思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都有着非凡的价值与意义。尽管国内外有一些学者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但马克思主义仍然对现实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这一点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中国步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再次向世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也吸引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今天,国际上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机构、团体、论坛纷纷设立,研究人员数量不断攀升,都直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在与日俱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我们感谢马克思为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所创建的丰功伟绩,更应该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机遇和新使命,用鲜活丰富的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让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同时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仅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更是为了向世界宣示我们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作者丁国旗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