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红其拉甫国门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一路向西。
穿过热闹的大巴扎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再向西望,记者将行走的目的地定格在帕米尔高原千峰万壑包裹着的小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或许很多人不曾听过它的名字,但一定听过这首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塔县就是孕育这朵花的地方,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拍摄地。
数千年来,塔吉克人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自给自足,过着以物易物的生活。1954年,塔县成立,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各族干部群众在这个圣洁美丽又苦寒难耐的地方自强不息、接力奋斗,让古老的帕米尔高原焕发出勃勃生机。
时代在变迁,文化守护不变
记者到达塔县时恰逢几拨儿办婚礼的塔吉克人家,现场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这里孕育了塔吉克族婚俗、鹰舞、服饰和民歌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加之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马球,让塔县成了新疆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县。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国家对边疆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塔吉克人纷纷搬进了楼房或政府盖的安居房;通了网络,大家的娱乐也不再限于传统的民族歌舞,上了学的塔吉克孩子可以看懂电影和综艺节目;街上也有身着西装、牛仔裤的男子,女子着装更追求时尚。不过,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还是有着深深的眷恋。
到达塔县的第二天,记者就拜访了塔吉克族服饰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古丽尼沙。时至今日,古丽尼沙依旧住在塔吉克风格的老房子里。雪山融水在古丽尼沙家门口的土路上汇成几条小水沟,迈不过、蹚不过,记者只好翻过栅栏穿过一块块田地,才见到早早就在等候的古丽尼沙。
“库勒塔(帽子)做工精致,熟练的绣工也得20天才能完成一顶。塔吉克族女子结婚的服饰,从头到脚算下来要花掉2万多元,虽然价格昂贵但几代人都可穿戴。”古丽尼沙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介绍塔吉克族服饰的特色和制作方法。
“长大了我也会教你的。”古丽尼沙对女儿米尔尼沙说。一直以来,这项技艺都是母女相传,近年来,在文化部门牵线下,古丽尼沙收了8个徒弟,每年还有一定的扶持经费。接到订单时,大家就集中到一起做工,把对新人的祝福一针一线缝进精美的礼服里。
对口帮扶,精准脱贫
塔县县城很小,一条几百米长的步行街是塔县商圈所在地。走进当地企业家姑丽赛乃木经营的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顾客总能挑出几件钟情的小玩意儿:带有民族图案的杯垫、抱枕、手机链……姑丽赛乃木是塔县的骄傲,她不仅有自己的店铺和加工厂,还把生意做到了喀什。“这得感谢深圳的‘亲人’,要不我们哪能发展得这么好。”姑丽赛乃木说。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塔县是新疆脱贫攻坚底子薄、基础差、困难多的“锅底县”。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塔县,安排了2亿元财政专项帮扶资金。“帮扶塔县就是帮扶一个民族。”深圳市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塔县工作组组长、塔县党委副书记范磊说。
“福满家”项目就是基于塔吉克族妇女的巧手推出的扶贫项目,目标是培训全县2785户贫困家庭女性的刺绣、服装生产技能,带动民族手工业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增收。该项目由援建方提供电脑绣花机、缝纫机等设备,分别在塔县麻扎尔种羊场、塔什库尔干镇以及提孜那甫乡试点;深圳市对口支援塔县社工服务站也积极参与,发动各村妇女参加培训;援疆企业新疆美丽奥服装有限公司负责培训。为打消当地人的顾虑,项目还组织有意向的妇女前往深圳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考察。
姑丽赛乃木是项目最早的参与者,也最早受益,她的加工厂已经带动塔什库尔干镇20多名妇女就业,2017年收益16万元。该项目开展一年多来共鼓励300多名妇女就业,实现年销售额30万元,平均每名妇女年均增收超过2000元。
今年4月,姑丽赛乃木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着店里最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前往北京,参加由塔县扶贫办、塔县文体广播影视局主办的“帕米尔高原明珠 魅力塔什库尔干——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展”。其间,姑丽赛乃木的产品受到不少参观者青睐,有公司提出为她打造一家网上商城,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高原雄鹰飞得更远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为塔县带来的改变越来越大。走下马背、走出毡房,塔吉克人正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塔吉克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因为没能和市场结合,好资源换不来钱。深圳援疆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转变当地人的发展思路,把塔县的民族风情融入手工艺品制作、销售,推动脱贫就业。多年来,通过项目带动,深圳援疆事业已经形成政府、企业多方参与的大好局面。”范磊说。
今天的塔县,商业有了不小发展,边境贸易繁荣,带动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2016年、2017年,塔县连续两年亮相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多彩神秘的塔吉克族文化为深圳文博会增添了异域风情,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慕名而来,走进塔县。
塔县拥有“帕米尔高原上的绝美小镇”“冰山下的洁净世界”等新标签,这正是它发展的资本。塔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扎帕尔·阿塔吾说,塔县自然风光独特,南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近年来,全县以全域旅游为目标,量身打造了边境游、乡村游、温泉游、冰雪游等旅游品牌,同时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餐饮、体育等产业的融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全县经济发展。作为对口援建单位,深圳市福田区也积极对接深圳多家旅游企业,开发旅游线路,提升宾馆、旅行社、导游等方面的品质,发动深圳游客组团到塔县观光。眼下,塔什库尔干机场也已经完成选址,未来,将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大家期待着,自然风光优美、文化资源丰富的塔县,能够成为帕米尔高原上的旅游胜地。
“人们都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到了新疆,看过乌鲁木齐和喀什,希望不要停下你探索的脚步,帕米尔高原上热情淳朴的塔吉克人家正等着你的到来。”扎帕尔·阿塔吾热情地发出邀请。
(本报记者 叶 飞 李 雪 陈 曦)